第437章 齐国历代君主10(3 / 5)

04年,三晋伐齐,攻入齐长城。齐长城:西起防门今山东肥城西北,东至琅邪入海,是利用堤防连结山脉逐步扩建而成.田和相齐宣公,宣公犹如傀儡。齐宣公死后,其子吕贷继位,为齐康公。

齐康公十四年庚寅,公元前391年,沉溺于酒色,不理政事齐康公被田剡的父亲田和废为庶人。齐康公十九年乙未,公元前386年,田和又放逐齐康公于海滨,只给一座城做食邑,以便供给对其祖先的祭祀。田和自立为国君。

同年,周天子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齐康公二十一年丁酉,公元前384年,田和死,其儿子田剡继承齐国国君王位,为齐侯剡。

齐侯剡五年壬寅,公元前379年,享年76岁的齐康公死,齐国姜氏为田氏取代,史称"田氏代齐"。《史记》中并未记载他的生平,但《竹书纪年》中称:"齐康公五年,田侯午生。二十二年,田侯剡立。

后十年,齐田午弑其君及孺子喜而为公。"我们从这段话中可以得知,田剡被田午所弑。齐侯剡九年丙午,公元前375年,在位九年的齐侯剡死被其弟弟田午杀死,田午自立为王,是为田齐桓公。

齐桓公(公元前716-公元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在位,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华夏族(汉族),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是齐僖公禄甫最小的三儿子,其母为卫国人。

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其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

桓公于公元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但其晚年昏庸,鲍叔牙去世后,任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

他选贤任能,改革齐政,使国富民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田午史称田齐桓公,和上面齐桓公乃是两人.。

继续阅读!

齐威王(田因齐在位起讫: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0年。

生卒年:公元前不详-公元前320年。出生地:营丘(今山东昌乐东南)。

立都:营丘(今山东昌乐东南)。年号:(乙丑,公元前356年)。

田因齐,姓姒名因齐,谥号为齐威王。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第三十六任君王。他的祖父是田齐时代的首任王田和,他的父亲是齐国第三十五任王田午。

齐桓公十八年(甲子,公元前357年),在位18年的齐桓公田午明明有病却不肯承认,神医扁鹊曾对他三次劝诊而不愿意医治,结果一命呜呼,因而也同“讳疾忌医禅迟”、“病入膏肓”两个成语一起被贻笑至今而后。

其死后,他的儿子田齐继承王位,为齐威王。他在位37年,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着史册。田齐初立时,见吴越两国俱称王,于是不甘居下,也便自称为“齐王”。

齐威王元年(乙丑,公元前356年),齐威王即位伊始,《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他:“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于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

也就是说,齐威王刚即位时,日事酒色,不理政事。以致韩、魏、鲁、赵等国都来入侵,出现了“诸侯并伐,国人不治”的局面。但是他能够虚心纳谏,立即振作起来,下定了“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决心。

首先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