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兄弟,你在落魄也比我们强。”老哥又买两份酸辣粉。
关乎江书白说吃食不好创新他相信,至于表面光鲜亮丽,实际如耗子嗑的破袜子一样破败不堪,谁信呐?
在码头混这么多年,他没见过谁家卖吃食春夏秋驾驶牛车来,冬天赶马车哒?
那是来卖货养家糊口,纯纯是谁家的少爷暂时与爹娘闹掰,出来体验生活。
“唉,老哥儿,咱认识也有半年多啦。
实不相瞒,老弟刚开始卖吃食啥时候奢侈坐过车,天天步行往返走上两、三个时辰才抵达码头。
别看弟弟我又是牛车又是马车,其实没有一文钱是靠卖吃食攒的,卖吃食的钱研究新吃食打水漂了。
牛车、马车那是弟弟运气好,上前打猎挖着一根野山参,好说歹说行贩子才同意便宜卖我。
单靠卖吃食,临死之前弟弟我攒够一辆买牛车的钱还差不多。”江书白真假参半。
单纯说真话、假话大家不会相信,都是出来混的,谁也不蠢。
真假参半就不一样喽,这样说最容易让人相信。
果不其然,得知牛车、马车是在山上挖野山参卖钱换来,老哥不再质疑。
相信的同时羡慕道:“老弟你运气真好,野山参好挖不?”
“害~老哥,野山参好挖,咱还卖啥吃食?
实不相瞒,老弟我每次上山打猎靠命赌。
运气好了,老弟猎着猎物,全须全尾回来。
运气不好嘛,相信不用我明说,哥哥弟弟们也猜出来后果是啥?
但凡打猎好打,我也不会老老实实在码头上雷打不动的来摆摊。”江书白盛好两碗酸辣粉,收好铜板道。
“也是,哪一行有哪一行的不容易,老哥有个亲戚也是猎户,他就是时运不济,打猎碰到老虎丢了性命。”老哥惋惜。
提起猎户上山打猎野味儿没打到,搭上一条命,码头上的工人集体有话讲。
每个村里差不多都有猎户打猎赔上一条命的案例。
“依我说打猎应该学习武功,没有点儿功夫在身,遇到大型猛兽失手的几率太大。”老哥忙着聊天,全然忘记自家婆娘、儿子儿媳妇、孙子在家等着他回去开饭。
“老哥,学武功也得看根骨,最好是三、五岁开始学,武功基础越扎实。”江书白早已超出学武功的最佳年龄。
好在在谢南衣的监督下,他每天晨起跑一个时辰的步,无论从体能等等方面,得到很大的提升。
“哎呀~”老哥拍着脑袋,“不和你们聊啦,我婆娘、孩子、孙子还在等我吃饭。”
他马不停蹄往家走,生怕走慢一步回去被骂。
“大兄弟,哥跟你讲别看你老哥儿话多,喜欢打听这儿打听那儿的,人家心态比我们好。
他属于问完拉倒,从不往心中去。”其他工人道。
江书白接过他手中的碗,带上职业笑容,“大哥,老哥儿那心态我还真得好好学习学习。”
“可不咋地,我有他一半想的开就好喽。”男人买了两文钱饺子和一碗热气腾腾地酸辣粉。
今日又美餐一顿。
如果月银上涨最好不过啦,他每天花它个十文钱解决温饱。
卖完最后一份酸辣粉,江书白收拾收拾,驾驶马车离开。
回家以后,第一件事汇报今日吃食全部卖光,随即与谢南衣提起与如沐春风码头上那些工人的对话。
“相公,说实话我不太理解别人藏富,你偏偏往外露富的行为。
我没见过谁家卖吃食的每日行驶马车去卖?”谢南衣端来一壶新烧的热茶,递了一杯放在江书白面前,让他暖暖肚。
“娘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