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吃遍北上广(3 / 5)

京武娜娜是第一次来,俩人先是转了前门、人民大会堂、天坛……等等,最后又登了长城,一个礼拜时间,把老北京所有的名胜古迹都给转悠了个遍。

“噗……!”

这天早上,一条胡同口的小摊上,武娜娜将喝进嘴的豆汁直接喷了,这玩意不了解的人根本没法下咽。

“强子,这玩意不会是坏了吧?”

强子笑道:“老北京都喜欢喝这玩意,一杯豆汁,再配俩焦圈,早点就解决了,或者一碗卤煮火烧、一碗炒肝配一盘包子,都是老北京的喜好,吃完再回去眯个回笼觉,那日子叫一个美……”

“难喝死了,那卤煮火烧吃着倒是还行,对了,咱们晚上吃什么,你说的全聚德烤鸭、卤煮火烧、芥末墩子、灌肠、爆肚、羊眼包子……豌豆黄、炒肝咱都吃了,还有啥有名的吃食呢?”

强子喝完杯子里的豆汁,把焦圈塞进嘴里嚼着,然后用桌子上的卫生纸擦了擦手。

“今晚带你吃个好东西,这玩意我想了又想,觉得可以引进到西京,没准还真的能让饭店火起来。”

武娜娜吃着焦圈问道:“什么呀?”

“老北京铜锅涮羊肉,咱们要去的这家是东四涮羊肉,我觉得比东来顺要好,东来顺也就是名气大!

还有一家在东直门簋街,叫裕德孚老北京涮羊肉,它们两家的都不错,肉都是手工切的,根据部位不同,价格也不同,就连切法也不一而足,咱先去天坛转转,然后去趟动物园,最后去吃涮羊肉,咱们北京之行就算告一段落,接下来直奔上海,尝尝哪边的本帮菜,你看怎么样?”

俩人出门两个目的,其一就是旅游逛风景,其二就是尝遍北上广的名吃,以期从中受到启发,找到饭店的发展方向。

强子在北京卫戍部队服役五年,对这座中国人心中的圣地非常熟悉。

据考证,老北京涮羊肉起源于元代,相传七百多年前,元世祖忽必烈在征途中想吃家乡的清炖羊肉,厨子急中生智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入沸水里搅拌几下捞出,撒上细盐端给忽必烈吃,之后就有了涮羊肉这么个说法。

涮羊肉的兴起却是清代,根据有关记载,康熙、乾隆这两位满族皇帝曾举行过四次“千叟宴”,每一宴席都设火锅。其中嘉庆元年的那一次,动用了1550多个火锅,创造了火锅宴。

铜锅涮肉有四大讲究,铜锅木炭,锅底为清水一盏,葱姜二三;羊尾油养肥锅底;羊的上脑、里脊、磨裆、元宝肉、黄瓜条部位必吃;芝麻酱,韭菜花,酱油,豆腐乳,辣椒油制作蘸料,对于老北京而言,入冬后没有什么困顿是一顿铜锅涮肉解决不了的,若是有的话,就来两顿。

吃涮羊肉的时候,强子特意联系了当时的两个战友,他们当时都是留队的,想来应该还在首都。

电话打通后,两个战友果然还在,听说是强子来了,俩人都非常高兴,说是东四涮羊肉不见不散。

六七年不见,战友重逢,自然免不了嘘寒问暖一番,然后就是互相恭维,两个战友赞叹武娜娜怎么气质超然,与众不同,强子享尽齐人之福等等。强子也赞叹岁月如梭,眨眼就各奔东西,以及自己复员这几年的经过。

最后羊肉也吃了,酒也喝了,宾主尽欢各自散去,武娜娜搀着强子返回酒店后由衷的说道。

“这老北京涮羊肉的确好吃,做法还简单,最重要的是不需要请厨子,单是人工就能省下一大笔费用,强子你说呢?”

强子醉眼朦胧的点头:“不过我两个战友说的也没错,涮羊肉这玩意也是火锅,要做火锅的话,咱们就必须去重庆,哪里才是火锅的鼻祖,咱们新店的面积那么大,可以兼顾到的,不习惯吃涮羊肉的,大可以选择重庆火锅,毕竟西京人对麻辣还是挺感兴趣的,还有就是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