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十分器重,张昭华记得燕王也提过几次,说他这个内兄,的确是善于用兵之人。\r
张昭华心中有如鼎沸,没想到徐王妃居然看出了她的想法,轻描淡写地就把她的疑虑说了出来:“我大兄辉祖,一向忠心。可惜主上并不相信他的忠心,反而因为裙带的关系,屡次怀疑他和咱们燕府交通。如今有人可用的时候,朝廷绝不会任用大兄,若是有一天无人可用了,他勉强也能带兵,只是他要是败了,主上会觉得果然如此;若是胜了,主上反而会更增疑心。所以我这大兄,始终不会受到真正的任用,很难说他会亲临第一线。所以我是最没有什么负担的,你们都不要替我担心。”\r
张昭华一想果然是这样,总算放下心来。她咧了嘴巴笑起来:“听闻朝廷那边,总是拿咱们和汉七国作比,整日叫嚣什么灭燕有如反掌,殊不知当年景帝手上,有太尉条侯周亚夫,有曲周侯郦寄,有将军栾布和窦婴,而如今咱们这个主上的手里,盘算来去,也只有耿炳文能用,却远不能与周亚夫这样的古之名将相提并论,这也是天授父亲功成!”\r
她说着就朝几位官夫人看去,果然看到她们面色不自安,因为朝廷鉴于北平布政司官员大都投降了燕王,所以在真定另设了平燕布政使司,还投书进北平城里,要求这些官员反正,朝廷既往不咎。\r
虽然这些官员表面上不为所动,但是私底下肯定心思浮动,张昭华今日当着她们官夫人的面说这些话,就是为了叫她们掂量掂量。\r
“有匠作局制造军衣就行了,”燕王从门里进来,笑道:“何劳诸位夫人亲自动手呢!”\r
燕王走进来,盯着张昭华看了一会儿,他其实在门外站了许久,听了许多话,他对张氏这个儿媳妇的见识感到吃惊。\r
燕王坐了上座,诸位夫人放下手中的针线都来拜见,燕王笑着挥手道:“夫人劳苦!本王累日用兵,劳累大家了!”\r
徐王妃笑道:“王岂不闻“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妾不能与全军做袍,只能以此区区针线示与我军将士同袍之心、同忾之志!”\r
燕王就道:“本王将以妃之言传谕三军将士,使闻之无不用命矣!”\r
燕王这边慰劳了一番,他起身的时候又朝张昭华这边看了一眼,张昭华就站起来跟随燕王去了偏殿。\r
还未等燕王发话,张昭华先将腰间悬挂的锦囊取下来,呈给燕王道:“这是儿兄长张升敬献给父亲的军资。”\r
一共七万两白银的银票,因为宝钞的通行能力差,在张昭华的示意下,张升特意调换成黄金白银存在钱店里,他的庆元号自己储备了不少真金白银,同时以物换银子,兑换了其他商队的银钱出来。\r
此时的钱店,规模小,而且只在大城市里,有几家老字号的钱店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却都没有做大。像开封、太原都有,北平却没有,山东济南有一家,而因为在战事前沿,张升保险起见,选择和济南大兴钱店这一家钱店合作。他在江南的生意铺子,汇了银钱存储在大兴钱店里,然后他在山东就可以取用。这是期于燕王能尽快攻下山东的打算。\r
在洪武一朝的高压政策下,钱店的维持经营都不太好,而且不敢明目张胆地收储白银,而是以铜钱为储,建文新朝政策宽松起来,钱店才缓慢流通白银,但是还是不敢做大票,只能做小额票。\r
张升他在存储和调运银钱的过程中,发觉钱店的银票这东西,实在难用。毕竟是一张纸,而且小额票是五十两一张,几万两银子,兑换出厚厚一沓票来,张升一次交易万两以上,还得拿着去钱店验真伪,手续繁杂,还要一张张的比对。\r
所以张昭华腰上这个锦囊,里面其实并不是银票,而是她收藏银票的箱子的钥匙,几百张银票,还专门找了个红木箱子去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