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使用,干脆不要钱。所以它一出现就引起了轰动,甚至上了行业新闻媒体。
通过口口相传,以类似病毒传播的方式在发烧友间扩散。 这不是杀价,直接就是砍头。 直接减少一个零的价格战,他们无论如何是玩不起的。更不要提软件任意复制,个人免费的模式。 背靠开源软件基金大树的百图公司,在pc软件市场竞争时,很有种大人打小孩的既视感。 百图自己投入的人力,已经跟这个数字持平,更可怕的是开源软件基金所能动员的人力和物力。 软件研发的最大成本和风险,在于核心功能的开发,而这块由开源软件平台和承担。 百图的几十个开发人员,只需要专注元器件数据库,界面的易用性,系统整合就可以了。 再加上中国人工的低成本,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 但百图等公司,并没有因此而满足。 它还在不断整合开源软件基金的各种研究成果。希望可以具备向unix阵营发起进攻的实力。 unix竞争对手的很多功能,例如电路仿真,这些功能不是做不到,但受制于pc机的性能和内存等硬件限制,跑不起来。 94年的顶级pc配置,刚刚到达486/66,内存8,硬盘500水平(接近4万一台),而大多数用户还在使用386. 这种配置,也就是能跑一跑功能简陋的protel,&ncad&ns版。 既然工作站性能高,直接为unix工作站开发软件是否可以呢? 答案是否定的。 为工作站开发软件,第一件事,就是开发人员使用的机器,全面换装。 把百图的近50台微机,换成工作站,仅此一项成本,就会高达500万以上。 unix的开发工具和sdk,与pc环境也不相同,例如orks/c++或者saberc。unix平台开发工具的成本(平均价格在3000以上),只要想想就令人感动,催人泪下。 由于unix平台的稀缺和昂贵,具备unix开发经验的人员,全国恐怕都找不出几个。 进军unix平台,还会面临多平台问题。 unix是一个大类统称。 sun工作站所使用操作系统的名字叫ris,hp得系统是hpux,digital的叫digital unix,像ib aix,&n, sparc等,还至少有二十多种。 每个系统都需要配置单独的移植人员和机器,这就不是500万的问题了。 先不说机器是否能买到,就是买到了,什么都还没有做,上千万就打了水漂。 除了硬件成本,软件销售之前,还有各系统的兼容性认证,到处都需要钱。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 <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