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国士无双(2 / 3)

真武狂龙 暮雨尘埃 3563 字 2022-01-25

/p

并没有多少时间让他细细琢磨,在两名中唐大宗师护送下,一行很快再次踏上征程,这次却并非直奔中唐圣京长安了。&;1t;/p

好在有通关文书和身份令牌,虽每过一地,都会经受严格盘查,但只要没有错漏,都会放行,算得上畅通无阻。&;1t;/p

虽然每到一处,最多停留半日便会启程,但沿途所见所闻,还是过了以往书中所得有关中唐的一切。&;1t;/p

除了吴明外,几乎所有人都对中唐的一切颇感兴趣,身为天骄,自有傲气,可对比大宋与中唐各大要道主城的建设和所见武者,明显感觉到不少的差距。&;1t;/p

单从每一处的传送殿,都有至少一尊大宗师坐镇,就可见一斑了!&;1t;/p

吴明之所以并不怎么感兴趣,是因为6天池委身吴家为奴,6家早年是大宋顶级豪门,被迫背井离乡后去了中唐,所见所闻自然比道听途说强的没边。&;1t;/p

兜兜转转,足足过了大半月,兜兜转转,才到了离长安最近的卫城之一灞桥!&;1t;/p

如大宋一般,中唐也不会允许符镜天门,直接通传都城,不在于强大弱小,而是奉行‘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的准则!&;1t;/p

灞桥城主和守将,赫然全都是半圣,并未因身份和修为就怠慢大宋一行,反而亲自接见,并礼送出城。&;1t;/p

当然,也派了一队人马护送。&;1t;/p

到了这里,吴明算是真切感受到,中唐和东宋的不同了。&;1t;/p

中唐武风极盛的同时,人文气息也同样厚重,可以说兼容并蓄,百家齐鸣,反观东宋,文人大昌,儒家、杂家太过强势,压的各家联手才勉强齐平,以至于强者都隐遁避世。&;1t;/p

也正因此,才鲜少有半圣出现在人前,哪怕比中唐弱,也不至于半个不见!&;1t;/p

实在是儒家、杂家文人太过聒噪,这个规矩那个规矩,索性来个眼不见心不烦,大体就是如此了!&;1t;/p

最让吴明意外的是,中唐武者竟然多为儒生打扮,举止颇有礼数,即便也有武者的血性和高傲,可都很内敛含蓄。&;1t;/p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了不起!”&;1t;/p

想到6天池所言的中唐人文,吴明感慨不已。&;1t;/p

即便注重儒家,也不过是为统治,形成有效的阶层权力机构,绝不是古板的一味尊崇儒术,而是真真正正的将六艺展到了骨子里。&;1t;/p

不仅如此,中唐更讲究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吸收了中古齐国技击客,燕赵游侠儿,先秦烈卒等等,几乎有名的武者精英都被纳入中唐麾下,使得武风极盛的同时,又保持了人文多样化。&;1t;/p

最让吴明看重的是,中唐还有一项无上荣誉——国士!&;1t;/p

纵观中唐历史,每一代帝王,都会在有生之年,册封一名品格、修为等等都拔尖的存在为国士。&;1t;/p

意为,国士无双!&;1t;/p

当代中唐皇帝李晟,已步入暮年,仍未册封这一在中唐可享有皇族亲王待遇的封号!&;1t;/p

即便心思淡薄如吴明,对此也是垂涎不已,因为这一封号并非一定要给中唐人,其它四国皆可!&;1t;/p

据小道消息传,即将退位的李晟,很可能会借此次潜龙之争册封一名国士。&;1t;/p

论修为,吴明不是最强的,论品质,他更是心狠手辣,刁钻油滑,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底线低的没下限!&;1t;/p

按理说跟他没半毛钱关系,可他偏偏动了心思,谁让他一向伪装的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