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没点儿诚意怎么行?(2 / 4)

醉金盏 玖拾陆 2303 字 1个月前

其中加了蛋清、盐、鸡汤、淀粉搅拌。

烫过青菜的热水里,下入切丁的香菇、冬笋、虾仁与鸡胸肉,焯水煮开后捞起来,青茵那里的也杵好了。

砂锅热腾腾的,掀开盖子放入冬笋块,且叫它再焖着。

大锅里添少许油,把拌好的豆腐倒进去炒,再下焯好的四丁,倒入那三种碎碎,炒开后装碗,撒上火腿沫。

橱柜里,另有昨日备好的绿豆糕和素鸡。

素鸡是拿香菇汁泡的,很是入味,陆念昨晚试过味,说很是喜欢。

窗边的盐水鸭已经凉了,取来切开,半边鸭腿、半边鸭腹,一并切块装盘。

砂锅里的冬笋也够了火候,最后往里添一小撮青蒜,便也就做得了。

八宝豆腐,鸡块炖笋,肉圆配青菜,盐水鸭,素鸡,绿豆糕,差不多时辰备好。

毛婆子一面赞叹菜色好、闻着香,一面又夸表姑娘会打算,这么多道工序忙而不乱,可见是样样安排在了心里,能有这份本事,果然是厨房常客。

再一想,也是。

蜀地余家那儿惨哦,动不动摆席面,生死忌日、头七三七,那么多人凑在一块,经历得多了,看都看出心得来了。

这六道冷热分开,装了两个食盒。

毛婆子道:“叫大厨房备的馒头按说也差不多了,您过去点个红就好。”

阿薇应下来。

冬日的天亮得迟,微微露了鱼肚白。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陆念倒是起了,和闻嬷嬷一道来小厨房看了一眼,见她都忙完了,不由笑了笑。

阿薇过去抱了抱陆念:“可是叫我吵醒了?”

“香醒的。”陆念揶揄道。

阿薇便也笑了,先前做菜时的认真严肃都散了些,缓声道:“我大抵要晚些才回来。”

“不着急,慢慢来,”陆念轻声道,“你只管去,不用挂念我,我还没把账算完呢。”

阿薇应了声“好”。

待去大厨房,那馒头也成了。

阿薇点好红,装入食盒,在淡淡晨曦间出府。

小河村在京城南边,马车出城后也得走上一个时辰。

当年京中行刑,血流满地,不晓得是谁家活下来的亲族或是好友胆大,使了银钱招了小河村的村民,把所有伏法之人的尸首收殓、葬于后山上,日常维护。

那人还是个眼神好、胆子大的,分离了的头身都叫他一一对上,又立了个小石碑分辨身份。

前些年,事情久了,没有那么风声鹤唳了。

有几家沾亲带故的来迁坟,多是运回旧籍安葬,也算归了故里。

金家没人领头来迁的,只重新立了碑。

金芷也葬在这儿,当年冯正彬说她伤心过度而亡,也不葬远了,离自家父兄都近些。

马车不能到后山上,阿薇先下了车,与青茵一道上山。

这条路不难走,等她们抵达时,坟前已经有不少人了。

阿薇一眼看到了沈临毓。

他正和身边几个手下说着话。

听见脚步声,他偏过头望过来,而后意外地微微一扬眉。

“余姑娘,”沈临毓走过来,道,“晌午才开棺,你来得真早。”

阿薇问了安,道:“即便是为了查证死因,开棺也是惊扰了故人,总得有个供奉才好。”

沈临毓的视线落在了食盒上:“还是余姑娘想得周全,请便。”

阿薇越过他,往人最多的那一片走去,而后看碑。

她真是头一次过来,认认真真寻了四块碑,寻错了也双手合十念两句,这才寻到了金芷坟前。

沈临毓不远不近跟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