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施向秀衡施压,令其交出义经,但秀衡不为所动,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大可一战的态势拒绝了赖朝的要求;赖朝亦忌惮奥州藤原氏的强盛实力,只得按兵不动。
好景不长,藤原秀衡于1187年去世,义经失去最后的庇护人。尽管秀衡临终前交代其三个儿子泰衡、国衡、忠衡应奉义经为主君,共抗镰仓幕府;但赖朝暗使手段,成功从内部分化了奥州藤原氏,继任家督的藤原泰衡决心讨伐义经。1189年,藤原泰衡派家臣长崎太郎率500骑夜袭义经所在的衣川馆,义经家臣们迅速迎战,以武藏坊弁庆为首的8人死守玄关大门,誓死护卫主君。
随着战事越发激烈,深知大势已去的武藏坊弁庆退入衣川馆内殿,向侍奉一生的主君义经告别。告别之后,弁庆重返战场,舍命奋战,以至敌军甚至无法近身;敌军弓箭手遂向弁庆围射,一时间弁庆羽矢遍身,却仍杀敌不止。突然,弁庆以手中长刀掠地,如同护法仁王(佛教中的护法罗汉,俗称哼哈二将)一般屹立于玄关之处,对敌军怒目而视。敌众一时不知弁庆生死,竟不敢上前查看;直到一匹战马受惊将弁庆撞道,众人才知弁庆已死(上一个这样的是典韦,“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其躯”)——这如同仁王立姿(仁王立ち)一般的壮烈死法,被称为“立往生”(立ち往生)。
关于弁庆的身世一直存在争议。传说中弁庆的父亲是一位名叫湛増的寺院住持——“湛増”这个名字是真实存在的。日本纪伊半岛东南部熊野地区的熊野三山,自907年宇多法皇参拜参拜之后就成为重要的信仰源地(“熊野信仰”)。管理熊野三山的并非朝廷派遣的三山检使,而是握有实权、被称为“熊野别当”的武家代表;传说中作为弁庆父亲的“湛増”,在历史上是第21代熊野别当,曾经率领着熊野水军援助源氏——这明显与传说相悖;真相如何,如今已不可考;
·传说弁庆乃是鬼之子,出生时全身铁黑,刀枪不入;但即使是这样的弁庆,在被击中胫骨小腿内侧时也会因疼痛而落泪。后来,这一典故衍生出“弁庆の泣き所”这一俗语,意为“强者唯一的弱点”——可以近似理解为“阿喀琉斯之踵”;
·在和义经、弁庆有关的传统能剧剧目《安宅》中,有一个重要剧情“劝进帐”,这个剧情起源自和弁庆有关的“安宅传说”:传说义经在被赖朝迫害后,决心投奔昔日恩人藤原秀衡,因此带着正室乡御前和家臣化妆为前往东大寺募集供物(也就是“劝进”)的熊野山伏(苦行僧),取径山险路坚的北陆道。不料一行人在加贺的安宅关(安宅の関)引起守将富樫左卫门的怀疑,被截了下来。弁庆被富樫左卫门允许做最后的勤行(在佛前祈祷诵经),于是弁庆侃侃而谈,从山伏的由来讲到山伏的装束,最后提到一句“其身乃不动明王的尊容……熊野权现将降罚于此”,意欲以不动明王名义镇住富樫;感受到压迫感和恐慌的富樫遂提出要听劝进帐(记录募集财物明细的文帐)的内容,弁庆便抽出一卷毫不相关的文书,信口开河,以“惊动天上人”的音量朗声念诵并不存在的条目。听完弁庆朗诵“捐赠半文钱即可得现世幸福,可坐于千朵莲台之上”后,气势上完败的富樫左卫门慌忙放行,唯独留下了扮作飞脚(脚夫)的源义经。这时,弁庆佯装大怒,以金刚杖击打义经,才使得富樫左卫门打消疑虑,一行人遂得以过关。事后,弁庆为自己不知缘故的僭越行径而谢罪,义经则认为“此乃天神加护”,认为是熊野权现降临于弁庆身上;随后富樫左卫门携酒前来道歉,特向弁庆奉上带来的酒,而弁庆作为回礼跳了一支舞——在这个故事中,弁庆被认为是熊野权现和不动明王的化身,为此才使得富樫左卫门专程前来谢罪;
传说弁庆常背负着七种不同的武器,分别为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