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心中渐渐有了明确的认识:
今年岭南公社能够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背后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公社上下心往一处想,凝聚成一股绳,大家同心协力,奔向同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的核心人物正是顾晓琴。
根据教育局的统计,全国今年的高考录取率不到5%。这个数据虽然很低,但毕竟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届,种种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导致了这个结果,大家也能理解。
然而,岭南公社的录取率却高达80%,这个数字令人震惊。
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个数据还排除了由于大雪天气导致部分学生缺考的情况。
如果没有这些不确定因素,岭南公社的录取率恐怕会更高,甚至让人无法想象。
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互相交换了眼神,心中无比震撼。
越发清晰地意识到:未来几年,岭南公社可能还会继续拔得头筹,成为高考的榜样,吸引全国的关注。
因为好的东西会形成良性循环——今年的成功不仅会吸引更多学生家长的关注,也会引起全国各地优秀教师和资源的涌向岭南公社。
这一波成功,或许会影响未来几年的教育生态,甚至改变整个地区的教育格局。
“顾晓琴这个学生呀……”校长很享受周围的恭维,正准备多说几句。
刚开口就被老师打断,“校长,别让领导等急了。”
校长,这个时候可不是飘飘然的时候。
说多错多,少说少错。
校长一下就清醒过来,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
要死,差点坏事了。
他急忙稳住心神,主持大局,“各位同学,让让。”
同学们立即听话地让出一条道,然后伸手,“各位领导,这边走。”
顾晓琴看着面前有熟面孔、生面孔,干脆主动打招呼,“各位老师好。”
“晓琴呀,”校长此时像个老父亲一样,目光慈爱,“这两位是市教育局和省教育局的领导。”
“领导好。”顾晓琴乖乖喊人。
“好好~”
“这两位是省台记者,今天专门来采访的。”
“你们好。”
……
这一番招呼下来,让在场的领导对顾晓琴的印象更加好了。
懂礼貌、大方、知进退……简直就是好学生的标榜。
简单寒暄后,女记者拿着话筒凑了过来,直接问道:“顾晓琴,听说你很早就在学习高中知识,还劝身边的人也学习,是提前得到了什么内幕消息吗?”
全场哗然!
这记者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在暗示顾晓琴作弊?
在场的老师和领导不禁为顾晓琴捏了一把冷汗。
这省里来的记者,提问可是相当刁钻。
他们有心想护着顾晓琴,却又怕打乱记者的提问进程,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同学们更是傻眼了,没想到这么好的顾晓琴,居然会被人刁难,心里愤愤不平。
顾晓琴朝他们摇了摇头,暗示他们不要过于冲动。
这些握笔杆子的,不能轻易得罪。
否则到时候新闻上,随便添油加醋说几句,就够你喝一壶了。
她转过头,面带微笑,“为什么一定是内幕消息呢?难道不能是我好学?”
这话一出,在场的认识她的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对,顾知青的父母都是大学老师。”
“是的,顾知青家有好多书。”
……
女记者没想到,自己第一个难题竟然被顾晓琴四两拨千斤地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