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婶,食堂每天都要开火,肯定是要蔬菜的,但具体每天吃什么菜我也不清楚。” “不过,你可以问问我二娘,食堂采购的事情,都是我二娘在负责。” “一般情况下是先去我二娘那里登记,做个记录。” “你空了问问她,准没错。”本来之前办幼儿园的时候都是谈好的,优先收村里的菜,当然前提是这菜价不能太离谱才行。 至于收菜嘛,当然得讲究先来后到。 比如同一品种的菜,价格都相同的情况下,自然优先选择先去吴淑芬那里登记的人。 不然选了这家的菜,不选那家的菜,岂不是增加邻里矛盾。 “张姐,这事你问我呀,我清楚的很。 年前学校还没放假的时候,我家种了3分地的莴笋,自家人根本吃不完,我就卖给了学校食堂。”王婶听张婶是打听卖菜给幼儿园食堂的事情,这事,自己有经验呀。 “具体怎么弄的,说说呢。”旁边李婶问了句。 “其实也不复杂,就去找罗医生媳妇吴婶说一声,比如你准备卖什么菜,打算卖多少钱一斤,计划大概卖多少斤。 吴婶那做个登记就完事了,然后等通知就行。” “就比如我之前卖莴笋。” “我就给吴婶说,我准备卖50斤莴笋,莴笋杆连带莴笋尖一起卖,价格按2毛一斤。” “吴婶那做了登记,如果需要,她就会通知我。” “毕竟人家食堂有菜谱,也不能每天都吃同一个菜吧。”王婶这一解释,大家都知道怎么操作了。 “那如果这登记了,左等右等,她家都不要菜怎么办?” “一般都是一个星期的时限,如果超过一个星期,她还没通知你,你就自己拿去镇上卖也是一样的呀。 反正这菜在地里多留一个星期也没什么,毕竟平时家里也不只那点菜呀。” “哦,那确实。” “哎呀,你就放心吧,食堂里都是吃的时令蔬菜,都是这个季节有的。 反正都是买的村里的各家的菜。 如果这次轮不到你家,那下次你早点去登记,总会轮到的。” 与此同时另一边, 吴书容抬着根凳子,坐在晒场一角跟几个村里妇人们聊天。 吴书容四处逛了下,也没看到哪里需要帮忙的。 去这里,人家说不需要帮忙,去那里,袖子都挽起来了,人家也说不需要帮忙。 行吧,既然都不需要帮忙,吴书容干脆来跟大家坐在一起吹牛。 由于今天才大年初六,好些人家都还在走亲串户的拜年,所以村里一些平时关系一般的人家也只是派了一个家庭代表来参加而已。 “对了,陈姐,你们今天去屋里看过今天的主角没?”吴书容跟大家一起嗑着瓜子聊天。 “你说小婴儿呀。 我来的早,去屋里看了一眼。” “话说,这满百天的孩子跟刚满月的孩子就是不一样。” “我进去的时候,小闺女正醒着呢,看到陌生人进屋,也不害怕,还冲着我笑。 可讨喜了。”陈姐剥了两颗花生米放嘴里:“怎么,你来了,没进屋看小宝贝吗?” 吴书容摇头:“没呢,我想着这大冬天的,屋子里进进出出的怕打扰人家。” 实际上吴书容到卧室门口了,本来打算进去看看,但看卧室门口围满了人,就没进去。 旁边刘婶也说道:“我倒是去看了,结果走到屋门口,看到屋里挤满了人,干脆又退出来了。” “人实在太多了,也影响人家小孩子休息,就没进去看。” “有些小孩子怕生人,看的陌生人多了,会被吓着。” “我就想着反正吃饭的时候,大人会把小宝宝抱出来,给每桌人看看,就没进去。” 刘婶也没进去看。
第581章 诉求(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