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听说有个混蛋把我家烧了(3 / 4)

我一定饶不了他!”

想起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家乡,被黄巾贼祸害也就算了,现如今听说是几乎被夷为平地,烧的只剩渣子,沮授那是越说越气。

一听这话,崔云那夹菜的手开始轻微颤抖,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不敢再与沮授对视。

而曹黑子和在场的曹营众人也是这么个情况,毕竟放火的那些王八羔子,一个不落的都齐聚于此。。。

要说关键时刻还得靠狗哥,他机灵一动,当即开口到,“哎呀!我听说正是那贼首张梁放的火!他在巨鹿兵败失利,便一路逃窜,没想到他竟然将临近的广平城一把火烧了泄愤,此人还真是可恨那!”

“唉,只可惜公孙瓒这个绣花枕头作战不力,还被身受重伤张梁的给击败,真是成事不足败事也没剩下。”

“啊对对对!就是如此!黄巾贼实在太可恨了!”

众人纷纷点头,就连崔云身后的荀彩和吴敦都拼命点头,怒骂黄巾贼不是人,公孙瓒是个废物。

这些黄巾贼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简直就是禽兽!畜生!寄生虫!

公孙瓒连残兵都打不过,简直就是垃圾、乐色、二百五!

听到是黄巾贼放火,沮授也是怒从心头起,并未注意到曹营众人的反常的样子。

“只可惜,没有机会让在下一展才华!只能在此做一县令,虽能保一方安宁,却也空耗一腔为国尽忠的热血啊!”

若论沮授的才华,把他放到三公之位上都绰绰有余,如今让他管理一个县城,那简直就是浪费人才,恐怕也只有战乱,才能让那些亭长啊,行僧啊,草鞋贩子啊,逐渐在时代的洪流下崭露头角。

放在和平年代,这些人就是一辈子,可能也离不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那公与以为,今后天下大势当会如何?”

沮授见曹操如此问,他也不藏拙,自是有什么说什么。

“当今黄巾作乱,朝廷中人只知龟缩于庙堂自守,以求一时之安乐,却令各州郡长官自行筹粮募兵,此乃取乱之道也。”

“昔日桓帝禁锢党人,重用宦官外戚,看似一时取势,实则令不出洛阳,政不至地方,天子不查,大夫不查,衮衮诸公只知相互攻讦构陷,争斗小利于朝堂之间,视天下为棋局,视权柄如玩物。

“何曾想过,若天下百姓困惑,不得生存之道,食不能果腹,衣不能蔽体,则必生谋反之心!故而黄巾、黑山等贼方能聚众数十万,虽为乌合之众,但终将损耗汉室气运。”

“地方郡守渐掌兵权,则日久必不尊王师号令,昔日东周诸侯纷争之格局不远矣!黄巾之后必然还有窃国反贼,乃至更甚!”

如此论断让曹操如雷贯耳,和之前崔云对曹操所言几乎如出一辙,这样的人才怎么能放跑呢?

曹操见沮授说得兴起,赶忙来到沮授跟前,深深作揖,“公与大才!若不嫌操乃愚陋之人,还望出山相助,共谋大事!操必奉先生为上宾,日夜不离,聆听教诲。”

一旁的僚机崔云也是及时送上了助攻,“是啊!我等绕道来信都,正是为了公与,我家兄长求贤若渴,若能得公与相助,实乃龙入大海,虎添双翼啊!”

见两兄弟对自己如此诚恳,沮授大为感动,当即起身向曹操行大礼,“授今得明公赏识,敢不效犬马之劳,今后必然矢志不渝,义不负心,忠不顾死!县令之位,今日便请辞离去!以追随明公左右!”

曹操大喜过望,赶忙搀扶沮授,崔云也是乐得其所,有了这样一个大才,自己终于可以开始摸鱼了!

这样就不用曹营里啥屁大点事,大家都跑来找自己,而且崔云发现,自己处理那些琐碎的军务,一开始还挺开心的,可新鲜感一过就感觉烦得很,自己吃喝拉撒都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