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褚遂良等人都反对出兵侵扰高句丽,但是现在再听房玄龄提起来,突然觉得,这个折中之策好像也挺不错。
“陛下,房相所言甚是,出兵侵扰高句丽,必然能让高句丽撤兵回援,既能解新罗之危,也能避免高句丽继续壮大。”
“臣也以为出兵侵扰高句丽为上策!”
……
听到褚遂良等人纷纷赞同折中之策,程咬金高兴之余也不禁瞪大了眼睛,明明是他提出来的折中之策,怎么算到了房玄龄身上?
这个折中之策其实没什么问题,但是李世民却根本就不予考虑。
因为这么多年他心心念念的都是征辽东,这也不完全是他的执念,而是他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做出的决策。
李世民果断摇头道:“出兵侵扰只是一时之策,高句丽纵然分兵回援,也很快就能察觉到虚实。”
“然后高句丽就不会上当了。说到底还是需要真正的出兵征讨,彻底解决这个隐患。”
“朕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了漫长的考量,才最终做出了决定。”
褚遂良、马周等朝廷重臣听了不由心中凛然,皇帝竟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早有这个打算。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想要劝说皇帝放弃这个念头很难很难。
不过,哪怕是再难也要试一试,绝不能让陛下重蹈隋炀帝的覆辙!
岑文本拱手道:“陛下,我朝与高句丽一向井水不犯河水,高句丽并非边患。”
“前隋三征辽东,耗费无数,动摇江山根基,前车之鉴啊!陛下呕心沥血才铸成盛世,臣实不愿这盛世被打破啊!”
“还请陛下三思!”
房玄龄等人齐声高呼道:“请陛下三思!”
就连李绩、程咬金、尉迟恭等人武将也跟着齐声道:“请陛下三思!”
文臣武将一齐反对,虽然早有预料,李世民还是颇感棘手。
棘手归棘手,他却不想放弃。
李世民沉声道:“朕也知道辽东地处偏远,若是出动大军,粮草难继,征夫无数,所以朕并不打算像前隋一样出动数十万大军。”
“有了可以攻城拔寨的火器,朕以为出动十万大军足矣。”
褚遂良等人听了顿时傻眼了,前隋四次征辽东都出动了数十万大军,却皆以失败告终,陛下只出动十万大军就要打败高句丽?
火炮真的有那么强大吗?
看一众文臣们一副不相信的样子,李世民转头问道:“李绩,你觉得十万大军能不能打败高句丽?”
身为朝中大将,这时候岂能露怯?
李绩拱手道:“大唐士卒悍不畏死,将领们勇不可挡,士气高昂,上下齐心,陛下长剑所指,将士们一往无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李世民摆了摆手,笑道:“不说这些虚的,你觉得征讨高句丽,难在哪里?我大唐若是征讨高句丽,胜算几何?”
李绩也认真了起来,沉吟道:“高句丽人生在苦寒之地,民风彪悍,战力不弱,不过我们大唐将士英勇善战,臣以为能胜过他们。”
“高句丽到了冬天十分严寒,前隋三征辽东都因为守不住严寒而死伤无数士气低落,不过明年有了棉衣御寒,这一项难处也就迎刃而解了。”
“如今最大的难处就便是运输粮草,燕云之地地广人稀,人烟稀少,无论是征夫还是粮草都无法供给。”
“若是陛下只兴兵十万,以大唐如今的国力倒是能承担的起,也不至于给百姓造成太大的负担。”
“火器确实是攻城拔寨的利器,加上将士们英勇善战,臣以为一定能大败高句丽,不过若想彻底覆灭高句丽,依然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