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有利于看清楚当前的局势。
本王现在给你们时间,看一看华联社国际板块的头版头条。
看完之后,谈一谈你们的看法。”
襄王苏振兴成功拉拢军方之后,他看着这些之前为了稳固地位,拉拢的文官家族,越来越不顺眼。
军方将领能为他打仗,为了应对北方赵国和南方曹国的威胁。
襄国必须要实行重军政策,军方势力的崛起,哪怕是襄王苏振兴都不能阻挡。
他还要推动军方势力快速成长。
但这些文官家族,渐渐有门阀士族的倾向,已经开始侵蚀他这个国君的权力。
苏振兴准备趁着这个机会,清理襄国的朝堂。
这些毒瘤清理掉,襄国才能更好的发展。
精通打仗的将军不好找,治理国家的文官,那是数不胜数。
科举出身的平民子弟,他们早已经看不惯世家的人占据高位。
襄王苏振兴清理世家,会得到平民官员的支持。
他已经暗中考察多位平民出身,又没有投靠世家的官员。
这些人因为没有经历过太多的锻炼,治国的水平很稚嫩,但他们忠君体国,能够百分百执行国君的命令。
只是这一点,就足够让襄王苏振兴下定决心。
襄国户部侍郎李可敬看完报纸上的内容,他站出来无奈的说道:“王上,我们襄国没有能力学习赵国的办法。
赵国学习帝国的政策,他们通过发放救济粮的方式,解决底层百姓生存的难题。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再通过建设大型工程,解决国内企业停产的问题。
但现在的情况,主要是国库没钱了。
无论是救济粮还是大型工程,都需要朝廷投入大量的银币。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库没钱,我们没有任何办法。”
襄王苏振兴看着户部尚书李可敬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这位是红河李家的家族,襄国最大的世家之一。
他也是当年推动襄王苏振兴上位的势力之一。
襄王苏振兴冷笑道:“襄国在西班牙王国手中时,他就是最大的白银生产地。
华夏早期的外国银币鹰洋,就是在这里生产。
襄国有几十座大型银矿,每年挖出的白银就有上千万两之多。
这还是我们控制白银的产量,害怕生产白银太多,导致银币的价格缩水。
你现在和我说,国库里面没钱,你这个户部尚书,究竟是怎么当的。
国库里面的钱,是不是都被你贪污了。”
户部尚书李可敬立刻跪下叩头道:“王上明察,老臣冤枉。”
襄王苏振兴一挥手,早已经准备好的侍卫,立刻上前把户部尚书李可敬所拿。
他气愤的说道:“户部搞不清账目,那就让大都督府后勤部来查账。
卢静尚书,这个案子就交给你来查,一定要给本王查清楚。
不要冤枉一个好官,更不要放过一个贪官。”
卢静尚书立刻领命道:“皇上请放心,这件事情交给臣,一定能查得水落石出。”
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一些精明的官员已经看出来。
这就是襄王苏振兴借题发挥,想要清理异己。
很多文官都吓得瑟瑟发抖,他们手中没有掌握军队,国君一旦下定决心,他们根本没有反抗的可能。
这段时间因为经济危机,各国都自顾不暇。
襄王苏振兴抓住这个难得的时机,选择与国内的世家彻底摊牌。
一些人已经想到,襄王苏振兴准备清理掉世家。
他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