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刘奭几乎对所有美女都丧失了兴趣,也是一种不幸。
昭君出塞
匈奴呼韩邪单于第三次入朝汉时向汉元帝求亲,元帝以宫女王嫱配他为妻。王嫱,字昭君,西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南郡秭归(今属湖北)人。昭君虽然仪容雅丽,举止端庄,但因未受皇帝封诰,所以在后宫的地位极其卑微,不受重视。如同当时绝大多数宫女一样,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但当历史提供机会时,她主动请行,自愿远嫁匈奴。在临行前举行的欢送仪式上,元帝见昭君丰容靓妆,光彩照人,顾影徘徊,竦动左右,不禁大为悔恨,很想把她留下,但又不便失信,只得让她随呼韩邪出塞而去。昭君的事迹在正史记载中仅有几十个字,但在稗官野史中的记载却非常多,而且更富于传奇色彩。
《西京杂记》中有这样一段传说:“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诸宫人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由于画工毛延寿的卑劣行径,误了昭君的青春,害得她背井离乡,远嫁异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家族成员
父母父:汉宣帝刘询。母:恭哀皇后许平君。后妃孝元皇后王政君,生汉成帝刘骜。昭仪傅氏(傅昭仪、定陶太后),生平都公主、定陶恭王刘康。昭仪冯媛(中山太后),生中山孝王刘兴。婕妤卫氏(卫婕妤),生平阳公主。司马良娣(元帝未登基时薨)。子女,子汉成帝刘骜,母王皇后。定陶恭王刘康,母傅昭仪。中山孝王刘兴,母冯昭仪。女平都公主,母傅昭仪。平阳公主,母卫婕妤。颍邑公主。
后世纪念
渭陵位于咸阳城北5公里处渭城区周陵乡新庄村,是汉元帝刘奭的陵寝。陵冢为覆斗形,底部周长640米,高27.5米。陵西北500米处有王皇后墓。陵东北500米处有28座陪葬墓,排列有序,东西4行,每行7座,俗称“二十八宿“。南边一组陪葬墓原先可能有7座,又叫“七妃冢“。现存陪葬墓18座,主要陪葬者有王凤、王莽妻和冯奉世等。1996年在陵北500米处出土了一批玉器文物,有玉马、玉狮、 玉熊、玉辟邪、玉鹰和玉俑头等。1956年,渭陵被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渭陵北375米,有孝元王皇后合葬陵。
汉成帝刘骜(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4月17日),字太孙,西汉第十二位皇帝(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在位),汉元帝刘奭的儿子,母为王政君。爱读经书,喜欢文辞,宽博谨慎。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四月册立为太子。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即位,沉湎酒色,荒于政事,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和铁官徒起义。同时任由外戚专政,朝廷大政为太后王政君一族把持,埋下了王莽篡汉的祸根。
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去世,终年四十四岁,庙号统宗(后被革除),谥号孝成皇帝,葬于延陵。汉成帝时曾经有数次灾异现世,刘向、谷永等大臣皆归咎于许皇后,说是由于她“专宠”造成的。于是,许皇后的“椒房掖廷用度”被减省,甚至最后连皇帝的面也见不上了。许皇后一肚子怨气无从发泄,她的姐姐、平安侯夫人许谒背地里巫蛊恶毒诅咒后宫有身孕的妃子。此事被成帝的另一宠妃赵飞燕揭发,许谒等人巫蛊被处死,许皇后连坐被废黜,后来被赐死。
少时谨慎 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刘骜出生于长安甲馆画堂。汉宣帝很喜欢这个嫡皇孙,亲自为他取名为刘骜(骜即骏马),字太孙,经常把他放在自己身边。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汉宣帝去世,刘骜的父亲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四月,刘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