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赵世家9(5 / 5)

宏大量的蔺相如赞赏有加,却忽视了一个重要人物,即赵惠文王,正是他的知人善任成就了这一代名将贤相。史书上对赵惠文王的描写虽不多,却足以表现出他的形象特点,说明他是战国时期一位贤明君主。赵惠文王对臣属赏罚严明,有理有节。

廉颇“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有战功,赵惠文王就封他为上卿。蔺相如完璧归赵,不辱使命,赵惠文王就封他为上大夫。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与秦王针锋相对,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赵惠文王又封他为上卿。而宦者令缪贤有罪,想叛赵投燕,这本是杀头之罪,当缪贤知错悔改而“肉袒负斧质请罪”时,赵惠文王就赦免了他。如此赏罚严明,确实表现了一代明君风范。

由此可见,战国后期赵国之所以能和秦国长期抗衡,不仅因为有廉颇、蔺相如这样的勇将和贤相,更是因为有赵惠文王这样的明君。正是他继承了赵武灵王的基业,广召天下有才之士,从谏如流,赏罚严明,才使得本来弱小的赵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与强秦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可以说赵惠文王堪称一代明君。

赵孝成王(出生年月日不详~公元前245年),嬴姓,赵氏,名丹,东周战国时期赵国第八代君主。赵武灵王之孙,赵惠文王之子。[]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在长平展开决战,赵孝成王错误选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导致赵军四十多万全军覆没。

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