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韩国历代君主3(3 / 4)

王出国逃亡。[1韩厘王十四年(公元前282年),韩厘王与秦昭襄王在东周国与西周国之间会晤。[]韩厘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5年),秦国相国、穰侯魏冉攻打魏国。韩厘王派将领暴烝(一作暴鸢)率军救援魏国,魏冉大败韩军,杀死四万人,暴烝逃往开封。[

求援去世

韩厘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73年),赵国、魏国进攻韩国的华阳。韩国向秦国告急,秦国不来援救。韩国相国对陈筮说:“事情紧急,您虽然抱病,还是希望您连夜去秦国走一趟。”

陈筮到秦国会见穰侯魏冉。魏冉说:“事情很危急吗?特地派您来。”陈筮说:“还不是很危急。”魏冉生气地说:“您这样可以为您的国君作使者吗?你们韩国官员车马不绝于道向秦国求救,向敝国报告情况危急,您来却说不危急,为什么呢?”陈筮说:“韩国危急就会改变立场投靠其他国家。因为情况不那么危急,所以我再一次来到这里。”

魏冉说:“您不用见秦王,我这就发兵救韩。”八天后,秦国援兵赶到,在华阳城下打败赵、魏两国军队。同年,韩厘王去世,其子韩桓惠王即位。

韩桓惠王(出生年月日不详―公元前239年),姬姓,韩氏,名失传[],韩厘王之子,战国时期韩国国君。韩桓惠王在位时,韩非多要求推行法治。韩桓惠王二十七年,郑国奉桓惠王之命西去秦国,劝说秦王兴修水利工程,是为郑国渠。

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2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韩桓惠王割上党(今山西长治)给秦国求和,上党人既不想被秦统治,又无力抗秦,郡守冯亭率一郡军民降赵。

赵国接受上党,并遣名将廉颇麾重兵进驻长平(今山西高平市)拒秦,双方发动长平之战。公元前239年韩桓惠王薨,子韩安立。葬于今河南新郑。韩桓惠王,韩厘王之子,名然。在位时,韩非多要求推行法治。韩桓惠王二十七年,郑国奉桓惠王之命西去秦国,劝说秦王兴修水利工程,是为郑国渠。[

桓惠王元年(公元前272年),韩军攻打燕国。九年(公元前264年),秦军攻占了韩国的陉城,并在汾水旁筑城。十年(公元前263年),秦军在太行山进击韩军,韩国的上党郡守献出上党郡投降赵国。十四年,秦国守取赵国的上党。

继续阅读

在长平杀死了马服君之子赵括率领的军卒四十万人。十七年,秦军攻占韩国的阳城、负黍。二十二年,秦昭王去世。二十四年,秦军攻占韩国的城皋、荥阳。二十六年,秦军全部攻占了韩国的上党地区。二十九年,秦军攻下韩国的十三座城池。

冯亭上任后,也不愿降秦。他率众献郡于赵国,意欲利用赵国的力量抗击强秦,以保全韩国。赵孝成王喜出望外,欣然接受,封冯亭为华阳君,仍为上党郡守,派平原君赵胜领5万赵军接收上党。

公元前261年,秦国派军进攻韩国的缑氏、纶,震慑韩桓惠王;派左庶长王龁领兵进攻上党,意欲一举兼并。赵国派廉颇领兵20万救援上党。桓惠王十四年,秦拔赵上党,杀马服子卒四十余万于长平。

桓惠王十七年,秦拔韩阳城、负黍。桓惠王二十二年,秦昭王卒。桓惠王二十四年,秦拔韩城皋、荥阳。桓惠王二十六年,秦悉拔韩上党。桓惠王二十九年,秦拔韩十三城。桓惠王三十四年,王卒,子韩王安立。

韩王安(出生年月日不详——公元前226年),也称韩废王,姬姓韩氏,名安,韩桓惠王之子,公元前239年即位,在位9年。韩王安即位时,韩国形势危如累卵,处于灭亡边缘。公元前231年,秦军大兵压境,韩王安被迫割让南阳地区给秦国,韩国得以暂时喘息。

公元前230年,秦国派遣内史腾率军攻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