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竞聘(一)(2 / 3)

财务经理 倚杖柴门外 1866 字 3个月前

同当秘书不同,许波说话更保守更严谨了,打官腔的时候多起来。自到新岗位,许波轻易不给自己打电话发微信,两人有什么秘密要沟通,一般找下班时间。刚才许波上班时间来电,真是要事。

百思不得其解,财务经理为什么搞竞聘?作为重要部门的负责人,一般都是组织任命的啊。

管锋异地提拔的消息传开的时候,很多人打来电话,提前祝贺自己马上就要晋升财务经理,自己暗地志得意满,认为花落自家、水到渠成了。

财务的负责人有门槛,没有财务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不能出任,这是《会计法》的规定,也是现实的需要。

信建公司的制度,同其他大型国企一样,财务经理的人选必须报集团审批,集团从上到下对此十分清楚。如果省里真要选一个财务的门外汉,报到集团去审批,集团总会计师和财务部肯定激烈反对,无论省里如何力挺,终究会碰一鼻子灰。这样的反例以前出现过几次,省里报的人,不符合法规的要求,被打了回来。

集团总会计师和财务部批准门外汉做财务经理,说到底是给自己的工作制造麻烦,倒不是全因为法律的规定。谁愿意去指挥一个门外汉,工作上累死不说,出了问题还要担责?所以,上下级公司之间,上报任命人选前无一例外口头先沟通好。不是真人选,不敢真报批。

再说了,一个外行即便做了财务经理,他本人势必也会干得十分痛苦,会计、税务、资金、资产那些复杂的规范和算计,就算人再勤奋再聪明,干上四五年,往往仍旧难于吃透。外行装内行,纯属找虐。要是副手和主管认为你没有专业权威,有意不配合,故意制造一些障碍,你无法摆平的话,那工作根本莫法开展。

就拿管锋来说,那么厉害的人,任命为财务经理的时候也费了一番周转。原因在于,管锋虽然是学财务的,但是工作以来,一直没有搞过财务。据说万立豪找到集团的总会计师,讲了很多好话,集团才松了口,但是提了一个条件,两年内管锋要拿到CPA或高级会计师证书,把没有亲手搞过财务实务这一课,在教程上先系统地补起来。管锋来财务部的第一件事,是重拾财务会计的教材,两年里熬更守夜的,硬是说到做到,拿了两个证书回来。两个证书,其中一个是高级会计师,另一个是管理会计师,管锋笑曰:“我这是‘买一赠一’,总部让我拿CPA或高级会计师证,我拿了,还多拿了一个,超额完成任务了。”管锋获得了集团和省里很多人的敬佩----四年前管锋四十五岁,比自己大四岁,这把年纪重进考场的人并不多见,能考过更不是一桩易事,等同于足球比赛中进了球,足可以鼓吹一辈子,像王志成吹嘘自己的证书一样。

这可见信建公司对财务经理晋升严格把关的情况。

综合各种条件看,管锋之后能够晋升财务经理的,向阳、黄蓄英和王志成三个人都符合,形成了竞争关系。在所有的晋升条件里,副职干满了两年才有条件晋升正职,这一条规定很硬,三人里任副职最短的王志成,刚刚过了两年,勉强可以搭上这班车。市公司分管财务的副总经理,有几个干副职满两年的,财务背景弱,离省公司领导远,缺少全省性公认的成绩,威胁不到向阳等三人。说来说去,谁上财务部经理,变成了财务部三位副总经理的比拼了。

但以年纪、分工、业绩论,向阳自认为,全部压过了黄蓄英和王志成,是当仁不让的人选。只学历和证书自己稍差,但无伤大雅,又不是选拔集团公司的领导,在那个层面,学历和证书变得沉甸甸的压枰,省里毕竟讲实干。假如王志成跃跃欲试的话,真他妈的缺少自知之明,以为考了两三个证就可以干正职。直接从大学里找一个教授或博士,头衔更多,还要什么公司的长期培养,可哪个公司如此这般选财务经理?没有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