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分工(三)(2 / 4)

财务经理 倚杖柴门外 2402 字 3个月前

好。”

“工作量太大,向总可以帮助分担一些嘛。比如信息系统,向总可以管。向总懂软件。我们现在用的核算系统和报表系统,六年前不就是在他手里上线的吗?我那时才来财务部哩,向总就管这些工作了。上市以后,信息披露的任务很重,王总你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那也是部门的核心工作嘛。信息系统方面,你只管给向总提要求,这样你就没有那么劳累嘛 。”

志成没有想到,春节后第一次碰头会,竟然说分工问题,好像客人坐上筵席准备开吃了,主人说要换菜谱,而且换掉的是最想吃的那一道菜。志成反应不过来,“这……这……,向总管会不会也劳累啊,一件事情……两人管……增加沟通成本?”

向阳说:“哪里哪里,听部里安排吧。”

黄蓄英看着志成,期待着回应。志成想先用缓兵之计吧,于是说:“让我想想吧,哪部分工作可以交给向总。”

黄蓄英并未松劲,说:“那好,一会儿在部务会讲一下,我们商量了信息系统的分工。”

志成觉得不对劲,忙问:“徐总知道信息系统的分工要调整吗?”

“知道知道,他完全同意的。节前报告过,你可以问他。” 黄蓄英很干脆。

志成不再讲话。

部务会由财务经理主持,副总经理、高级经理、室主任一同参加。所谓“高级经理”,是一些职级高、专业强、资格老的员工,公司正式发文任命的。快退休的陆金凤属于这种,工作职责里对一些复杂问题可以提供咨询意见,因而请到部务会上。而所谓“室主任”,就是业务经理,集团领导算“一级经理”,往下数省公司领导“二级经理”,省公司部门领导“三级经理”,志成就是三级经理。以此类推,“室主任”正规的叫法应当为“四级经理”。室主任分为核算、税务、报表、资金、资产、预算、考核、投资、工程、信息化、业务检查、综合、本部财务等十四个,代表着财务会计工作中的细分门类。财务以外的人,一般搞不清楚这么多的门道,能分清会计和财务两类性质不同的工作,就算有真见识了。其实每一个“室”,就是一个工作小组,在管锋来财务部前,就是“核算小组”、“税务小组”如此这般叫的。管锋说叫“小组”、“小组长”不够“高大上”,直接改”组”为“室”,称小组长为“室主任”多好。这一改,真的立马给人不同的感觉,尤其到集团和分公司出差,到政府和客户开会,小组长们自觉上了一个档次,脸上多了三分自信。

有的室主任一身兼两职,这有两个原因。一是有的组业务量不大,比如投资组,管理的对外投资并不多,现在只有十笔不到,就由预算组的易风华兼着。二是人手紧,比如耿强兼着核算和报表两个组,袁慧兼着综合和业务检查。志成管的核算、税务、报表、本部财务,员工最多,因为这些都是财务的基础业务。上市以后,全公司营收一百五十亿,每市设有分公司,业务复杂了,规模起来了,财务的人紧缺。从集团到省里,领导在一些场合不住说,上市带来的财务信息披露、合规管理和效益控制的任务更重,必须重视财务的队伍建设。这种声音同严控后端员工增长的声音相矛盾,只在财务专业里传播。只要涉及人的问题,同是领导讲的话,相互矛盾,拿到人力资源部那边去说,只能得到“呵呵”的回应,不会真正有下文。

部务会在内的很多制度,包括会议制度、考核制度、通报制度、培训制度等等,全是管锋留下来的规矩,可谓“政治遗产”。开会时,黄蓄英、向阳、志成三人的座位,还像管锋在任一样,管锋原来的正中位置空着。虽然宣布了主持工作,黄蓄英还是没有坐到正中去。有两次,向阳和易风华循循善诱,劝她到坐到正中位置好讲话些,黄蓄英敏感地说:“要讲规矩。主持工作是暂时性的,那个位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