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上不正,下参差(2 / 2)

作是名正言顺。因为建文帝和他是有实在君臣之分的,而君臣名分正是礼之大节。

到了嘉靖朝,明世宗刚登基便有了大礼仪事件。明武宗无嗣而薨,其堂兄弟兴献王长子朱厚熜继位。朱厚熜想要尊崇亲生父母,所以君臣之间的争执焦点在于如何给朱厚熜本生父母的名分。

嘉靖三年,所有违逆皇帝的持礼派大臣或致仕,或下狱,还有被杖杀。这场激烈的礼仪之争,最后以皇权胜过礼制而告终。

靖难之役是践踏礼制,篡位夺权的极,但大礼仪事件则将君臣冲突的遮羞布明白的扯下来,并昭告天下:皇权至高无上,权力大于礼制。

终明一朝,全是强者主导,尊崇权力的一朝。】

<只能说明朝从朱元璋死后,他生前制定的所有东西都发生了变化,不仅不能维护统治使其长治久安,还反而变成了威胁>

<穿明的小说里面,只要不是穿成姓朱的,其余穿越者都是必救马皇后、太子朱标和朱标他儿子朱雄英……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礼制这个东西 >

<是这样吗?我还以为是因为这三人对老朱很重要[捂脸] 不好意思,我只看到了利益[笑哭]>

<嘉靖帝虽然破坏了礼制,但是对他来讲,他是胜利者,彻底将权力握到了自己手里。我还挺佩服他的,十五岁进宫,斗前朝后宫都老狐狸们>

<看了那个电视剧,我反而觉得嘉靖这个人蛮有魅力[捂脸]>

<我对嘉靖是有种无奈和可惜,他真的好聪明!真的想让他不要修道!不要修道!不要修道!去翻了他的资料,看到说他还用女子的经血炼丹……我真的……[呕]你不要什么都炼啊>

<越是讲礼,越是喜欢假惺惺的表演 >

<明白告诉了所有人,礼的制定权和解释权全是掌握在天子皇帝手上,不管是礼还是法都需要完全服务于帝王意志。怪不得明清皇权巅峰。>

<这样一解释之后,感觉所谓的皇家礼仪,君臣礼仪呀,庶人之礼呀。全都是浓厚的表演意味,演都在演……>

<我记得万历皇帝在还没变得不爱上朝前,经常需要参加各项繁琐礼仪,他也乐于表演这样的君主形象……但这样的人,在执掌大权后就荒废政务,开摆。果然,礼制以后完全成了敷衍,上不正,下也参差 >

<万历我猜他是被逼得太狠了,然后张居正一死,完全的放飞自我,难以自律了。可以说万历中兴,全靠张居正。万历的功绩,张居正占大半多>

各朝代围观我刷的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