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3 / 4)

专政>

<刘备若真的三兴炎汉,那汉就不只是民族称号了,简直成神了。>

<邓禹是二十八云台之首主要还是因为是汉明帝刘庄的老师,感觉冯异和岑彭都比邓禹厉害些 >

<为什么没有马援啊?看三国感觉马超说自己先祖是伏波将军马援应该挺厉害的吧>

<光武帝老了,听信谗言马援差点儿不能被好好安葬。

等刘庄继位后搞云台二十八将,虽然马援是自己岳父,但也没给他平反只是厚待了马家人和修祠堂,到了他儿子汉章帝继位后马援才得以平反>

<这么看光武帝也不是很完美欸 >

< 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矣>

<老刘家真的是靠胸怀得的天下啊 >

……

刘邦看着光幕的描述由衷感叹,后世子孙真的太有出息了!

前面有一个致力于【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的刘氏子孙,现在又有这个实现了目标的【 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子孙,怎么可能不让人感动。

“就是这刘肥后代怎么开始放牛了?”

原来西汉和东汉竟是这样来的,汉景帝刘启一时感慨,反正都是自己的子孙。

“推恩令不错。”刘启想到自己的七国之乱,摸了摸身边幼年版刘彻的脑袋。

汉武帝刘彻还是佩服汉光武帝刘秀,一步步走到帝王的位置不容易,又能打又能治理国家,干得不错。

就在西汉皇帝们齐齐夸赞刘秀时,就听到了【整个西汉皇帝……除了…汉文帝和…汉宣帝外,其它九个葬在长安城北的咸阳原上的皇帝全被赤眉军挖了。】这个噩耗。

“去你他娘的!!!”

“竖子!”

“盗贼!”

“朕都没去挖秦始皇的坟,这群人不觉得过分吗!这都什么起义军!对得起这个名号吗!”刘邦怒了,挖坟坚决不可忍。

“西汉最后一个皇帝到底是怎么做的,不仅让外人篡了位!还守不住祖宗的陵墓!”

刘彻也愤怒了,尤其是有刘秀这个对比后,思考自己这一脉究竟是怎么沦落到被人篡位的地步了。

—————

东汉 建武十九年

百姓经历了西汉末年的各方征战,已经多有疲惫。

建武年间休养生息,人口经济都得到了发展。但刘秀并没有自满,仍勤勉尽责。

光幕的出现给刚走出战争阴霾的人们带来了一丝活力。

刘秀正琢磨着面前光团有何作用时,光幕开始出现一行字【 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

继续阅读

“是…神迹…”

东汉群臣对这句话出现在光幕中感到震惊,这不是我们陛下嘛,大汉真乃天命也!

刘秀表情淡淡,跟着光幕的画面开始回想起自己这一路来的事情。

而当光幕说到了“度田”时,刘秀很想知道面前这神迹是如何认为的。为实施“度田”杀了太多人,各地多有叛乱。

“褒贬不一。”刘秀叹气,但并不觉得自己的政策有错误,而是思考为何东汉皇帝命不长?

“二十八云台将?”被光幕提及了好多次的排名竟然是自己儿子排的。

看到自己后面听信谗言没能好好安葬马援时,刘秀懊恼。

“朕无颜面对马将军啊…”

————

东汉 建宁三年

入继大统已三年的汉灵帝刘宏和群臣正在朝会,期间光幕骤现,惹得众人惊呼。

“这是在说光武帝!”

“神迹啊!”

朝会暂停,大家开始认真看光幕。

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