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林二奶奶还在粮店里呢。
“同志,小米限量了,你就只能买这么多了。”售货员正在耐心地跟一位老太太解释,这老太太的后面正好就是林二奶奶。
“怎么就限量了呢,上个月不是还正常的吗?同志你通融通融,理解理解,我们一大家子人,细粮实在是不够吃啊,只能调换些粗粮了,我家老四媳妇这刚生了,正坐月子呢,正是需要小米的时候。”
“大妈,不是我理解不理解的事儿,你看这牌子,上面写着呢,我给您通融了,其他人就买不到了,真不成。”
“那怎么就限量了呢,我还多攒了些粮票呢,就想着这个月多换些粗粮呢,这怎么就限量了呢。”
“这也没办法,这个月来的少,大妈,要不您看看大米吧。”
“你这同志,我都说了,我们家粗粮才能勉强够,这买了细粮就不够了呀。”
“大妈,你先买呗,回头去跟街坊邻居家换换”不就成了啊。”后面有排队的不耐烦了。
“就是,大妈,您就找那种双职工或者多职工,孩子少的家庭,”
“对啊,大妈,赶紧的吧 ,后面都等着呢,又不只有您家是这情况,现在孩子多的家里都是这情况的,您看这牌子上都写的很清楚啊。”
继续阅读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真是的,”那大妈被大家说的有些下不来台,她就是不想低头去跟人换,所以才想在粮店这边想办法的,被人一起哄,只能赶紧买完离开了。
终于是轮到林二奶奶了,她在这老太太身后都等了快半小时了,利索地买完限量的份儿,林二奶奶就去买挂面了,这些是给林立北他们夫妻俩准备的,他们有时候回来的晚,以后天开始冷了,留饭不如等他们回来给下碗热乎面吃了。
林立钟到粮店的时候,正好看到林二奶奶在排队买面条,就直接走过去,把人给替了下来,让她去看着筐子,自己来买。
一口气买了十斤挂面,给对面的售货员都惊呆了。
“立钟,你咋买这么多啊?”林二奶奶手里的粮票就够买三斤的,林立钟又给添上了些,一下子买了十斤。
“多买点,省下您多跑了,我手里的粮票是上次从北平那边路过的时候,我三哥给的,再不用就要过期了。”
“成,走吧,”东西买了就买了,反正是吃的,能放的住,不是浪费,所以林二奶奶并没有多说什么。
“二奶奶, 咱们去趟邮局呗,我爸妈的信应该快到了。”
“好,正好我去给老郝去个信儿。”
“那,咱们先去把东西放下吧,”林立钟倒是不怕,但是林二奶奶自己也提了不少东西,怕累到她 。
放好东西之后,林二奶奶就跟林立钟一起去了邮局,地方挨着不远,都在这条主街上,所以也没几步路。
林立钟一进门就看到了王田,对方正在忙着,她也就没去打扰,先陪着林二奶奶去发电报。
填好单子,交过钱之后,林立钟就不管了,往放包裹那边去了。
“王姐,你今天在呀。”
“哟,是立钟啊,好久没看到你了,最近你们村的信件和包裹,都是小陈儿给送的,前天他还跟我说呢,说你怎么不自己来拿了,他也好轻松些,哈哈哈。”
“这段时间村里忙,就没来成,对了,今天有我的信件和包裹吗?”
“我给看看啊,你先坐下等会儿。”
“我站着就成,”
王田翻了一遍单子,很快就有结果了。
“有,包裹和信件都有,你是一次都拿走,还是只拿你自己的?”
“多吗?”
“包裹有四个 ,信就十一封,走,我带你去看看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