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吗?可有意思了,这河里的鱼可真多。”
“去了,哈哈,这冬捕啊,可是咱们这边的特有的,在靠山村这也是每年的保留项目,我听村里的那些老大娘们说,这历史可长了,估计是自打有了靠山村开始,就有了这个冬捕了。”
“嗯,往年疯热闹,老支书会组织村里的 壮劳力一起起网,几十个人用绳索拉着渔网,一起用力往上拖,跟拉纤的是的。”杜鹃也加入了进来,她今年没去成,但是往年可是一次也没落下。
“对,今年村里用了拖拉机起网,倒是没有之前热闹了,”
“是嘛,说说呗。”
三人很快就聊起了之前的一些趣事,当然了,说道凿冰打鱼,难免会提起那些淘气的孩子,反正各种糗事,她们俩知道的不少,大大满足了林立钟的 好奇心。
从杜鹃家里出来,林立钟趁着没人,就提了两条大鱼在手上,看看日头也不端了,就赶紧回家去了。
日子很快就来到了年三十,一早起来,林二奶奶就忙前忙后的收拾机祭祀用得东西,林立钟和 林立北也跟着忙活,贴对联,贴窗花,这些都是林立钟拿了红纸,专门找人弄得。
写对联的是个小老头,按辈分,林立钟喊太爷 ,早年读过私塾,差点就考上秀才了,为什么说差点呢,第一次下场 太紧张,名落孙山,一年之后,朝廷没了,这科举也就跟着消失了,可不就差那么一点嘛。
这窗花倒是没这么多讲究了,宋大娘就会 ,手还特别巧,林立钟就拿了不少的红纸,剪够她院子里的之后,剩下的都留给了宋大娘。
早饭之后,杜玉娟就带着林二爷爷出门了,一人拎着食盒,一人拿着袋子,里面是火纸和元宝,这些都是跟村里的一个老太太换的,人家解放前的时候就是做这种生意的,风声紧了之后,就从县里转到了村里,平时谁家需要,拿着粮食或者其他地里产的东西去换,也没人去举报。
林立钟以为林二奶奶这个点去就算早的了,没想到,送两人出门的时候,大街上提着东西的人都不少了,大家见面都彼此说两句,但是都闭口不提手里的东西,默契的很。
等两人回来的时候,林立钟和林立北的活也干完了,看着收拾的整齐 的院子,和喜庆的对联窗花 ,杜玉娟心里的伤感一下就没了,开开心心地下厨去了,林立钟也很有颜色地跟着去厨房帮忙。
而林立北则是跟着林二爷爷去暖棚忙活了,今天年三十也吃年夜饭,怎么能少了暖棚里水灵灵的青菜。
晚上当然是一顿丰盛的大餐了,吃得四个人心满意足,林二爷爷还让林立北陪着他喝了不少的酒,心情是想当不错的。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饭后,把东西往厨房一放,简单一收拾就回堂屋去守夜了。
这个时候过年远没有后世的热闹,没有鞭炮声,没有烟花,更没有春晚,林立钟只能把收音机给贡献出来了。
这大年三十的,大家都窝在自己的家里,不会出门的,当然了,好歹的,都会有一顿饺子的。
代老头和谭嘉平还有顾明城,晚上都被林二爷爷邀请来了,大家一起动手,在这大年夜包了一顿韭菜猪肉馅的饺子,林立钟吃的很满足,对亏她提前弄了暖棚,这里面长的最好的就是韭菜了。
第二天一早,天一亮就开始串门拜年了。
林立钟和林立北虽然熬了夜,但也毕竟都是打人了,早早地起来了,到了堂屋先给林二爷爷夫妻俩拜了年,一人收获了一个大红包,乐得不行。
之后,四人就都出门了,先是跟着林靖安和杜玉娟给张家的亲戚拜了年,等到了老支书家的时候,五服以内的就算是完事了,杜玉娟也不打算再转悠了,林立钟和林立被也终于解放了。
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