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古巴华人(2 / 3)

,被买卖的是“签合同的奴隶”。

1847年,悬挂西班牙国旗的双桅帆船“奥坎多”号运载206名华工从厦门出发,于131天后抵达哈瓦那。

接着,英国三桅船“阿吉尔”号又运来365名华工。与非洲黑奴一样,他们都被关进雷格拉的大棚屋。

虽然西班牙是雇主,但主要操作和得利的是英国,这个利用鸦片把中国逼上半殖民地道路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冯瑞科知道,未来为了使变相的人口贩卖合法化,英国将会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在《北京条约》续约,第五款中写上:

“订约互换以后,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谕各省督抚大吏,以后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予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

从1847年到1853年,目前加勒比海域,古巴预计有三万以上华工,其它各地零星上万人,如果将这些全部解救到委内瑞拉,将会成为冯瑞科极大的发展助力。

而冯瑞科去古巴,就是为了这一批移民。

“但我们也可以回清国招募啊,有你定的工资,应该会有很多人愿意过来的。”陈典拱说道。

冯瑞科解释道:“回清国太远了,耗时很长,选择古巴,一方面是此地距离我们农场最近;

另一方面,这些移民到古巴已经工作多年,对南美的环境已经适应,而且已经具备基础工业工人的经验。”

“好吧,但愿一切顺利。”陈典拱无奈的说道。

经过两天的航行,到达马拉开波海峡的时候,冯瑞科上岸到马拉开波城购买补充了大量黑火药以及生活物资,再继续出发经过数天,来到古巴南部的格拉玛省;

冯瑞科在格拉玛省西部角,岸边找到一个没人的海湾停靠,留下部分人留守船只,自己带上10名机器人亲卫和陈典拱带领五十名护卫队乘小船上岸。

冯瑞科凝视着远方那片广袤无垠、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甘蔗田,目光所及之处,竟不见一间房舍。

他转头看向陈典拱,神色凝重地说:“师叔,麻烦您带上几位兄弟到附近巡查一番,看看是否能找到距离我们最近的庄园。”

陈典拱毫不犹豫地点头应道:“好,你们暂且在此安营扎寨稍作休整,我去去就来。”

言罢,他便带领数名护卫队员,毅然决然地朝着甘蔗田挺进。

冯瑞科连忙高声喊道:“师叔,请多加小心!切勿轻举妄动,以免惊动敌人。若有任何异常状况,务必等您归来后再行商讨对策。”

陈典拱回头笑道:“天养,放心吧,师叔心里有数。”

随后,其余众人纷纷在岸边的树林中停下脚步,稍事歇息以缓解晕船带来的不适之感。

同时,他们还开始埋锅造饭,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挑战。冯瑞科则耐心地指导大家如何挖掘无烟行军灶,确保行动时不会暴露目标。

毕竟,只有让所有人吃饱喝足,才能保持充沛的体力投入战斗。

没过多久,陈典拱便带着一行人匆匆赶回。

他面露喜色,兴奋地告诉冯瑞科:“天养,前方不远处果然有一座庄园,规模不大,似乎里面的人也并不多,远不如我们的农场那般壮观。”

冯瑞科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递给陈典拱,眼中满是关切地说道:“师叔辛苦了,先吃饭休息一下吧。”

陈典拱赶忙接过碗,狼吞虎咽起来,一边吃还一边迫不及待地向冯瑞科介绍情况。

他说:“我刚才去查看过了,这个农场里有大片的甘蔗田,有人正在里面收割,看起来都是我们的同胞。

而且,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