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函谷雄关识英豪,宦官密谋乱朝纲(2 / 4)

法,国力日渐强盛,便开始图谋东进,函谷关便是秦军东出的必经之路。只可惜,秦孝公英年早逝,他的继任者秦惠文王,并没有继承他的遗志,反而将商鞅车裂而死,从此函谷关便一直紧闭,直到秦惠文王的儿子,秦昭襄王继位后,才重新打开函谷关,并派兵攻打魏国。”

“你是说,三门峡那边那个函谷关是假的?”

“那座关隘原本叫做汉关,是汉武帝为了拱卫东都洛阳,才将其扩建为关隘,并改名为函谷关。所以,人们便将三门峡那座关隘称为新关,而将这里称为旧关。”

“原来如此。”吕布恍然大悟。

“亲眼目睹这天下第一雄关,心中感慨万千啊。”陈宫望着眼前的雄伟关隘,不禁发出感叹。

“天下第一雄关??”

“不错,函谷关是秦国为了防御东方六国而修建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

听着陈宫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函谷关的历史,吕布心中对读书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

继续阅读!

穿过三门峡,两人继续东行,一路上虽然风景秀丽,但他们却无心欣赏。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位于新安县的汉函谷关。

“站住!什么人??”守城的士兵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如果是平时,函谷关都是敞开着任人通行的,但今天不知为何,城门紧闭,戒备森严。

陈宫连忙翻身下马,指着自己背后插着的旗帜,大声说道:“我们是并州刺史府的使者,奉命前来洛阳,向朝廷递交奏章。”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陈宫特意在马背上插了一面丁原的旗帜。然而,守城的士兵却并不买账。

几名士兵走上前来,仔细地打量着吕布和陈宫,眼中满是警惕之色。吕布见状,不动声色地问道:“这位兄弟,请问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函谷关会突然关闭??”

吕布的语气十分客气,士兵的态度也缓和了一些:“你是哪里人?”

“我是五原人。”

五原郡是汉武帝时期,从匈奴手中夺取的土地,与朔方郡一样,都是汉朝的边境重镇。由于地处边陲,常年与匈奴作战,五原郡的百姓,大多性格豪爽,骁勇善战,与中原人截然不同。

因此,吕布只是简单地说了几句话,就被士兵认出了身份。

“原来是老乡啊。”士兵的语气更加亲切了,“最近西凉的羌人造反了,朝廷派大军前去征讨,所以函谷关才加强了戒备。”

羌人,是西凉地区的一个游牧民族,与匈奴一样,都是汉朝的心腹大患。近年来,由于鲜卑和乌桓的崛起,羌人逐渐销声匿迹,没想到如今又死灰复燃了。

“原来如此。”吕布点点头,表示理解,“那些羌人真是不知死活,竟然敢挑战朝廷的权威,真是自寻死路。”

在吕布看来,羌人不过是乌合之众,根本不足为惧。

“兄弟有所不知啊,那些羌人凶残成性,这次来势汹汹,不仅杀害了护羌校尉泠征,还将金城太守陈懿的头颅悬挂在城门之上,手段极其残忍。”

护羌校尉,是汉朝为了管理羌人而设立的一个官职,职责是监视羌人的一举一动,防止他们造反。

然而,吕布对这些官职并不熟悉,也不感兴趣。他可是曾经与曹操、刘备等枭雄争霸天下的英雄人物,区区一个护羌校尉,又岂能入得了他的法眼?

“竟然还有这种事?”吕布故作惊讶地说道,心中却暗自思忖,“董卓在这个时候崛起,看来西凉的局势,比我想象的还要复杂啊。看来我得尽快赶到洛阳,打探一下消息才行。”

就在吕布沉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