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的有限,朝堂的势力她是伸不进去手的,但是在市井上放放风声的事情,却是再没有比静华表姐的茶馆更合适的地方了。
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如今亲王贝勒这么多,康熙再怎么样,也不会选择一个饱受百姓病诟的人做太子的。
----------------
“四贝勒爷,您等一等。”
这日下了早朝,一道声音从后边传了过来。胤禛回头。
众人向外走得步伐也被这道声音拦了下来,大家朝喊话的人看去,原来竟然是过去跟随胤禩的一个大臣。
“请问李大人有什么事呢?”胤禛停下脚步转头问道。
“微臣也没有什么大事,只是想着八王爷前些日子被禁足,今日也没能来上朝。八爷和雍亲王府邸正巧挨的近,所以想问问王爷可知道什么消息?”
这人说话声音不小,似乎是感受到了周围人投来了目光,又赶紧解释道:“微臣不过是和王爷闲聊几句,毕竟曾经在八王爷手下做过事,他对微臣多有提携不敢忘恩......还请王爷不要见怪。”
“哪里哪里。”胤禛颇有深意地看着面前的人道:“李大人不忘昔年,是至情至义之人,本王佩服。只是......”
胤禛面露难色,显然是一副不知道该如何开口的样子,斟酌了片刻才终于开口道:“本王的确是去看望过八弟,可是八弟的情况,李大人,我悄悄和你说几句,你可千万别和别人说,否则对八弟不好......”
这位李大人会意,屈身向前凑到了胤禛的面前听着。
几乎在场的所有人都相信,李大人是真心为胤禩发愁。
毕竟,李大人何止是曾在胤禩的手下为官,他的亲生儿子更曾因为过失杀人而被判处死刑。
好在有胤禩求情,不仅保住了一条性命,甚至连流放都没有,只是象征性的打了几板子,胤禩便把人放回去了。
因此,前些日子,在拥护胤禩的人中,这位李大人可是格外卖力。
于公于私,胤禩被禁足,李大人都是真的着急上火,眼瞅着口角边上都长水泡了。
“王爷所言当真?”
听完胤禛的话,这李大人显然是吃了一惊,然后看着胤禛叹了口气告辞了,一路上又是摇头又是甩手地继续向宫外走去。
李大人走下几个台阶,他的身后便传来议论的声音。
“这李大人也是可怜,明明只是知恩图报,哪里想到却报错了人,唉......”
“我看未必,八爷虽然前些日子被罚禁足,但是既没有被削去爵位,也没有被拿走实权,就连禁足的时间都不长,若是八爷继续努力,说不定皇上还是会重用他的。”
讨论的声音像是夏日里的飞虫一般,从紫禁城中一路向外飞去,很快京城的各个角落中,都钻进了类似议论的声音。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到了和顺茶馆中的时候,议论的声音似乎已经有了结果。
结果也分为了两种。
一半的人对胤禩已经不抱希望,甚至开始想办法去胤礽那里献媚了,另一部分人则觉得胤禩已经迈出了步子,只有破釜沉舟这唯一的选择了。
否则,不仅是胤禩,便是他们这些支持者将来也都会被太子清算。
这些人的想法倒是与胤禩的一样。
虽然他们不再公开表达支持,向康熙帝吹捧胤禩,但实际上暗地中,他们与胤禩传递消息的频率反而更高了。
他们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这些注定被抛弃的人,此时依然在幻想着。
--------------------
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