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才能很是了解一样,因此我想,可能是大王早就知道我了?”
他想了一下,有些不可思议。
“我只是一介魏国平民,能在入秦后受到大王如此待遇,莫非……”
“是跟国师有关?”
嬴政笑了,他知道这是个聪明人,却没想到这是个如此大胆的聪明人。
“为何不能是寡人自己知道你的?”
“若是大王之意,恐怕我就会跟那个刘邦一样被大王抓过来了。”尉缭犹豫了一下:“相比之下,平民们对国师的那仙人之言,好像更为合理。在下本不信,但现在却不敢否认了。”
不敢否认,也没说承认。
尉缭觉得仙人之言实在是太过荒唐,可又无法解释李缘在秦国的所为和秦王对他的重视。
至于对嬴政直接抓人的作风,尉缭也直言不讳。
历史上的他在入秦后先是遇到了蒙恬,然后被蒙恬请回了自己家中,又被推荐给了秦王嬴政;然而面见嬴政后,哪怕政哥对他礼遇有加,会相面的他也认为秦王“不可与久游”,对嬴政的性格有意见,还准备逃离秦国。
嬴政气得想杀了他,但在李斯的苦求之下才没动手,还听了李斯的建议直接重用了尉缭。
于是听到尉缭的话,哪怕嬴政心里有点不爽,他也没发作,而是默默点头。
只要对秦国有利的人,我都可以忍!
“确实是国师提起你的。”嬴政说道:“还请先生稍待几日,寡人会任命你为太尉,到时候先生自可去找国师解惑。”
“唯!”
.
.
.
【注1】
原文:
“尉缭听着耳边传来的声音,沉思而行。”
已知的是尉缭的‘尉’是以官职为姓的,但来源方式却有两种:一是其父亲、祖父都曾是魏国国尉,所以其本身就姓尉叫尉缭。二说是其来到秦国被秦王任命为国尉之后才改叫尉缭。
作者个人认为第一种比较可信,所以文中采取第一种说法,应该是他祖上有在魏国担任过国尉本身就姓尉。
第二种,感觉不太合理……个人意见哈~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