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臂使指,进退有序。
大军行进间,战鼓声声,旌旗猎猎,士气高昂。沿途齐国百姓见状,纷纷避让,生怕汉军找上自己的麻烦。
但昭苏早有准备,找出全军中长得英俊、一身正气的年轻军卒走在最前面,在随军参赞们的带领下安抚民心,并给宿营地周遭的村民修缮房屋、农具,见小孩子们接近,并无一点架子,还给了些安都城才有的糖块。
如此做派,在暗卫等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沿途百姓心思大定,诸多郡县见汉军确实秋毫无犯,除了绞杀些泼皮无赖、流氓恶霸啥的,压根没杀什么无辜的人。
一传十,十传百。
汉军仁义之名就此流传,更有不少百姓自愿加入队伍,以为向导。一时间,真可谓是民心所向,汉军士气如虹。
……
夜幕降临,各路人马或扎营休整,或继续潜行,皆在默默积蓄力量,准备迎接即将发生的战斗。
昭苏则于中军大帐内,借着昏黄的烛光,细细研究地图,与陈颂商讨着可能遇到的变故与应对策略,确保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有力,确保不会遭遇意料之外的埋伏。
“暗卫传来消息,那曹卿已经在都安城内与诸多老将征召民夫,私兵等修缮城防,看样子是打算固守城池,等九山、武宁等地的援军赶来支援。”陈颂汇报着。
昭苏微微一笑:“曹卿?有意思。九山的曹性与马周两部交战情况如何?算算时间,这马周该引军跑回抚州夺权了?”
陈颂点点头说道:“确如将军所料,那马周知晓战报之后,不过半日便引着大军仓皇撤退,想来是去抚州夺权无疑。”
“嗯,希望到都安之前,能少打几仗吧。”
……
数日间,随着各路兵马出征的号角声在广袤的大地上回响,不可阻挡的汉军势力浪潮席卷而来,沿途郡县纷纷望风而降,百姓与守军皆知大势已去,不愿再做无谓抵抗,纷纷献城归顺。
都安城外
昭苏与陈颂所率的三万余精兵严阵以待,旌旗蔽空,战马嘶鸣,展现出强大的威慑力。
然而,城内齐军上将曹卿,却是一位铁骨铮铮的将领,他深知都安的战略地位,不愿轻易放弃,聚集了一万余忠诚的兵马,誓要与昭苏大军决一死战。
城头之上,曹卿披甲执枪,面色不善,望着城外黑压压的汉军,心中难以平静。
……
此去安都两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