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读策论老友相见 东都城相府议兵(1 / 2)

此去安都两万里 谦和 1148 字 2个月前

东都城外 招贤馆

只见那李先生在桌案前奋笔疾书, 不出片刻便写出三篇答论。而后起身由一旁惊呆了的笔吏收走交予二楼上的众人。

二楼雅间之内,王儒经拿到出自李先生的策论来后,打眼这么一瞧只觉得字迹有些许熟悉,缓缓向着其内容看去。

子非鱼:

人力有限,故难亲验鱼之感受,然或可尝试以己度人。人可观察鱼之行为与反应,想象若吾为鱼,吾将如何感受,此为“换位思考”。

正因人性情与认知之共通。人虽难亲验鱼之感受,然可尝试置己于鱼之境地,想象己之感受与反应。此以己度人之法,有助于人更深入理解鱼之快乐,进而增进对世界之理解。

人应尊重并理解他人之感受与经历。尝试以己度人时,人不仅要关注己之感受与反应,亦需关注他人之感受与经历。以此尊重与理解,可达人与民和谐、与民休养之境。

然人认知皆受个人、文化、家庭、背景等因素影响。故对于同一事物,不同之人可能有不同之认知与理解。

人认知与理解有限,然可尽力理解他人与世界。同时,吾等亦应追求世间真理与智慧,以更接近世界之真相与本质。

看完第一篇后王儒经摇了摇头,道:“不过尔尔。”继而看向下一篇人道当为:

人道若是无为,何人去尝百草?何人去种五谷?何以得安宁?

人道须是有为。无为只会养懒惰,尚私利,长此以往,民不得生,国不得治,天下不得安。

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礼坏乐崩,欲念横溢,诸雄争霸,群龙舞爪,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如此种种,皆为方今乱象。

当有人治,天性存公,人性存私。

天尽其用,人尽其才。

蚊虫虽小,可制蛮牛;大象虽巨,奈何田鼠不得。

治乱若得方,回天即有术。治乱若失方,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等当世俊杰当顺天应时,整合天下,导乱势入正途,还天下以正统,使万民得安泰,使后生得太平,身纵死而心无憾!

人道当为!

王儒经看完之后心中大震,越发觉得做此文者像是往年间一位故友。

待王儒经打开第三分答论时,只见到当先一行大字:

舍生取义,自古有之!

舍生取义,自古以来为君子所崇尚。

然何为舍生取义?义者,道之所在,人之所宜,舍生以从道,此为舍生取义。

然天下皆知,舍生取义,非易事也,然君子之所以为君子,以其能舍生以取义。

然舍生取义者,非独君子也。古有渭河屠夫,以血污身,舍生以取义;又有乐师高合,易水送别,舍生以刺汉帝。此二人者,虽非君子,然其舍生取义之事,足以动天地、泣鬼神。

生命虽贵,然无义则生亦何益?

故君子之所以为君子,以其能舍生以取义也。

然舍生取义者,非易事也。

故吾劝世人:当行君子之道,当舍生以取义。

如此则天下太平,万世太平矣!

正欲向下看去,结果看到一句大白话——姓王的老匹夫!在这装什么当世大儒,麻溜的出来!不然大爷可就走了!

王儒经急忙跑出屋门,不顾周遭笔吏随从的惊讶不解,噔噔噔的从楼梯上一路跑下去,见大厅内正有一儒雅中年人闭目养神,遂整理整理衣冠缓步向前道:“别来无恙呼?”

此中年人正是那李先生,李先生正衣冠而起身:“气色红润、衣带渐紧。倒是王先生你啊这一看就是劳累过度,气血两亏之相。”

王儒经笑道:“行了,李文愚,十余年未见,就别在这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