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独在异乡的少年(2 / 3)

发现他一直都很难适应红魔的训练。队友们实在太过于凶狠了,太拼命了。那些滑铲、飞踹和身体之间的肉搏,简直要比正式比赛还要凶狠。甚至连加里、巴特、菲尔、斯科尔斯这些儿时玩伴,铲起球来也毫不留情。贝克汉姆很长一段时间都有点怯场,也有点畏缩。

“冲上去,不要像个娘们!”、“不是你废了他,就是他杀了你!”基德有时候会专门批评贝克汉姆,那一副怒气冲冲、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让小贝心里有些发毛。而弗格森每次亲临训练场指导,他那堪称海啸一样的巨大声浪,更是让贝克汉姆内心一阵阵发紧。

贝克汉姆虽然内向文静,但内心还是十分坚韧的,他当然不愿意认输,每天咬牙完成训练,然后坚持加练任意球,再到健身房去加练力量。尽管有时候他一个人孤独地回到宿舍,一个人清洗掉身上的污泥、草屑,用冰敷完红肿的肌肉或关节,或者用热水清洗一下伤口之后,常常想念自己远在伦敦的父母亲,也会忍不住偷偷地哭泣。

继续阅读

独在异乡打拼的年轻少年,他只能孤独地哭泣,然后再抬起头来展示自己的倔强。

弗格森一开始很喜欢贝克汉姆,认为他很聪明自觉,但他后来觉得这个外表斯文的伦敦小孩,实在太过于文雅和柔弱了,这可不是自己喜欢的那盘菜。弗格森认为如果不给贝克汉姆灌输一点坚硬,不锻炼他的锐气,不给他输送一点霸气,那么这个小家伙很可能就会废了。

这也是贝克汉姆在红魔登场亮相之后,弗格森决定要送他去低级别联赛租借锻炼的根本原因所在。

等到贝克汉姆真正成为了世界级的巨星之后,很多采访他的记者还是会被他所描述的少年时期经历所震惊,“我在红魔青年队过的生活,简单、重复、枯燥,但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完成所有的日程。我在这里没有娱乐,没有轻松的闲暇,没有晚会,甚至没有多余的书可以看。”

“难道那是一所监狱吗?”

“不,不,不,那是一所学校。一所让所有孩子都趋之若鹜的足球学校,足球明星的制造基地。我们付出的一切其实都是自己选择的,你当然也可以轻松过日子,应付那些训练项目,然后抓紧时间溜出去玩乐。如果你不愿意接受高强度的训练,不想面对那些教练,你甚至可以请假。但你很快就会发现自己远远落后于那些拼命训练的家伙,再也追不上了。”

贝克汉姆最后总结说:“激励我们不断努力的,是我们内心追求成功的动力。身处红魔这样的大家庭,为这支球队踢球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帮助球队取得成功,夺得冠军,那就是我们永远的目标。”

贝克汉姆克服了独处异乡的孤独,他为了成功付出了千百倍的努力。而在92班里,并不是所有人都像贝克汉姆那样,身体发育更慢一点的斯科尔斯遇到了新的问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斯科尔斯完全找不到信心。他那时候太过于瘦弱了,以致于球队里几乎谁都能够在对抗中碾压他,只靠身体就占尽优势,这令他找不到一点希望,斯科尔斯几乎都要放弃了自己的足球事业。

斯科尔斯最无助的时候,哈里森拯救了他。哈里森注意到了斯科尔斯的绝望情绪,专门将他叫到自己的家里。在哈里森太太温柔的眼神照顾下,吃着哈里森太太专门给他准备的大餐,斯科尔斯将自己的惧怕和担忧坦露了出来。

哈里森说:“我的孩子,在我眼里你是最好的前锋之一。我并不希望你现在一味地去练力量、速度和耐力,这些对你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希望你能够观察和学习队里那些前锋的踢法,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智慧。你以后一定会比他们都要出色,未来一定会取得辉煌的成功。”

“我的身体这么瘦弱,怎么可能成功呢?”斯科尔斯不无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