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哈氏训练法”。这些小球员接受的训练水平之高,对于14岁年龄段的孩子们来说无比罕见,这都是哈里森细致深入制定训练计划的成果。
哈里森的细致深入到了什么程度?他会详细地研究每一个小球员的特点,对每一个人都制订了训练方案,对重点球员开小灶单独训练,提高他们的专项能力。除此之外,为了让小球员尽快适应俱乐部生活,哈里森经常性地与球员们谈话聊天,春风化雨一般化解孩子们的寂寞和无助。
在训练场上哈里森非常严厉,一直都是高标准的代表。他会因为对手头球得分而对负责防守的加里和卡斯珀咆哮,声音大得比雷鸣还要响亮;他会因为“好莱坞式传球”对小贝咆哮,让小贝在睡觉时也会惊醒;他会因为丢掉了中场控制权对巴特和斯科尔斯怒吼,怒骂他们不要像两个娘们一样没有骨头。连吉格斯也要被他开火,因为他没有展现足够的抢点积极性。哈里森如同魔鬼一样死抠细节,要求孩子们每一堂队内比赛都当成一场决赛来看待,所有的球员都必须做到最好。
继续阅读
哈里森在训练中非常严厉,小球员们很快就吃不消。加里说,“哈里森在训练中简直要把我们的头拧下来,整个基地都回荡这他的吼叫声。他太严厉了,而且标准太高了。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受到了他的惩罚,幸好我们后来都习惯了。”
哈里森解释为什么要如此严格说,“如果在训练中不能让孩子们全力以赴,就等于浪费时间。这些小家伙们天赋异禀,但不经过努力训练,他们就没有机会上场。”哈里森一直如此严格有一个额外的好处,那就是青年队很早就因此适应了成年队的标准。几年之后英格兰国家队集训,加里-内维尔、贝克汉姆、巴特和斯科尔斯这些新入选的球员在练习时放铲,毫不留情地将其他队友铲翻,令对方大为不满。“得了吧哥们,这只是训练。”很多来自其他球队的国脚难以理解,加里不以为然,“我们红魔球员总是这样,从小就被这样教育和打造,难道这样不是很正常吗?!”
哈里森的严厉让加里内-维尔他们觉得敬畏,加里说,“比起像知心朋友一样的基德,埃里克-哈里森这个恐怖的约克郡人给我们的训练带来了巨大的压迫感。我们有时候看到他甚至会瑟瑟发抖。”
的确如此,孩子们都怕他怕得要命。而只有他们后来得到一线队机会,这些年轻人才会理解哈里森的苦心。哈里森的妻子有一次顺路来训练场看望丈夫,一开始就受不了哈里森的严苛。她非常生气,“你在干什么呢?不知道这些还是孩子吗?为什么要对他们如此刻薄,一点都不讲人情?”
哈里森向妻子解释,如果不这么严厉,他们到了一线队时将无法面对弗格森的高标准。哈里森对妻子说:“想想看,这群孩子以后可是要面对弗格森的啊,如果我不提前一点让他们适应,他们不会有机会的。”
哈里森非常善于发现球员成长过程中的优缺点变化,例如将加里的位置从中场往后移,让他改踢中后卫。哈里森说,“如果你想踢好球,就最好做个后卫。更为关键的是你他妈的最好开始铲球。”
到了一线队之后,加里因为身高不足,很难在主力队里打中后卫,哈里森最早和弗格森建议让他改打边后卫,帮助红魔挖掘了一个出色的右后卫。而针对贝克汉姆的斯文,哈里森告诉贝克汉姆做男人就要对自己狠一点;对斯科尔斯瘦弱的身体,哈里森给出的建议是尽量尝试后插上而不是埋身对手的人堆里。
不得不说,这些教导和帮助让92班真正得益。
贝克汉姆他们最为记得哈里森的恩情,他们提起职业生涯要感谢的人,哈里森的名字永远都会在最前列。哈里森1999年退休时,92班的全体共同送上了珍贵的礼物。贝克汉姆进入一线队之后,常常给哈里森打电话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