虑身体素质,最受关注的是身高、力量、速度等等,青训球员们都会主动寻求对抗,速度很吃香,力量和身高也很重要,休斯哪一样都没戏。
但欧文有他别出心裁的想法,他就是坚信休斯应该改位置。马克-休斯非常信任欧文,既然教练说要他打前锋,那他就主动转型。休斯性格坚毅,好胜心强,能够在训练中下苦功。尽管身体很吃亏,但他十分勇敢,一次次不惜受伤去抢点、去冲顶、去和后卫们对抗,同时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门前嗅觉。休斯努力学习中锋技术,无论是头球攻门,还是抢点射门,或者是禁区里策应,后插上射门......他总是认真地听从教练的指导,刻苦磨练各种动作,提升自己的水平。休斯不怕吃苦,总是自觉苦练。他常常一个人在特定位置苦练抽射500次,门前起跳头球500次,反复短距离冲刺200次......一切的一切,都成为了休斯不懈奋斗的积累与财富。
即使队内比赛时遭遇粗野侵犯,即使队友一次一次将他狠狠撞飞,即使对手识破他的意图......休斯也总不会放弃,摔倒之后他会像弹簧一样拍拍屁股站起来,被撞飞之后他会若无其事地继续投入下一次抢点训练。休斯积极地增加力量训练,认真地观察前辈们如何进攻,如何抢点射门,如何合理利用身体。他学到了如何判断和选择时机,怎么样使用简单高效的动作完成射门,怎么样策应和准备下一次进攻。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休斯迅速地增重,力量也得到了强化,他不再是被侵犯就直接倒地的豆芽菜,而是能够背身扛人的钢铁战士。即使对手粗野犯规,休斯都毫不畏惧地回应,用更加猛烈的冲锋去争抢下一次机会。
越是挫折失败越不服输,越是艰难越不懈怠,休斯在一次次对抗和碰撞中成长起来。
经过四年时间的磨练,休斯从青年队队员晋升为一线球员,在1983年11月首次代表红魔队上场。那场比赛休斯表现非常出色,他积极地跑动,不惜力地抢点,抓住机会攻进一球,为球队作出了贡献。休斯随后继续得到机会,代表红魔出场11次攻进4球。
这对于一个20岁的年轻人来说,这个起步不算耀眼,但也已经是个相当不错的成绩。
到了1984至1985年赛季,休斯迎来自己的职业生涯的第一段好时光。他坐稳主力位置,火力全开,为红魔打进了24个球,帮助红魔队获得足总杯冠军,还打进了欧洲优胜者杯四强,自己也一跃成为了欧洲的耀眼新星。
红魔球迷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个新锐,亲切地起了一个绰号叫“火花”,他成为了老特拉福德的宠儿。
在1985-86赛季伊始,休斯发挥得非常好。他在赛季开始的13场比赛中打进10球,帮助球队取得连胜佳绩。休斯优异的进球能力,出色的状态,门前的灵敏嗅觉,让他在中锋位置光芒四射,成为了英格兰足坛的一颗闪耀的新星,也引起了豪门巴塞罗那的注意。
随后的故事,就是休斯在巴塞罗那和慕尼黑艰难挣扎。直到1988年夏天,弗格森和查尔顿亲自来到慕尼黑,直接和休斯敲定重返曼彻斯特的事宜。
弗格森非常坚持,认为马克-休斯现在正是红魔最需要的前锋球员:强壮、勇敢、意识好、技术扎实、进球稳定,而且适应环境,熟悉球队,还保持着健康。
弗格森认为,“马克-休斯在西班牙踢不好,在拜仁也非常沉寂,这并不仅仅是他的原因,更不是他的能力问题。休斯有着卓越的进攻能力,熟悉英格兰环境。我们需要他的攻击能力,也要认识到他需要队友支持,需要合适的战术,需要合适的体系。在西班牙或者在德国他得到的支持太少,这不是他擅长的联赛,只有英格兰这种环境才适合他。”
弗格森掷地有声,“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