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着球员们姗姗来迟。然后每天等球员训练结束,还要和团队分析数据,研究每个球员的表现,研究和确定明天的方案,最后还要自己一个人思考下一步该如何行事,离开基地时都已经接近深夜了。
弗格森虎视眈眈之下,红魔的全体成员经历了遭罪的两个多月历程。没有哪个球员有特权,没有任何偷懒理由,生病因为不是借口,撒谎会让弗格森痛恨。克里夫基地那条长长的跑道,经常挤满了被弗格森罚上去跑圈的球员。5圈一次,跑完之后还要继续加练,这种强度的训练让球员们感到末日就要来了。不仅如此,弗格森和助教们还专门针对一些特殊球员安排新的科目,更是让球员们觉得末日来临。
每天训练结束,累得筋疲力尽的球员们甚至连去酒吧喝酒的心思都少了,留在草地上的都是满地的哀怨。
“明天还要训练,还是早点睡吧。”
“累成这个样子了,睡一觉才是最大的享受啊!”
“已经没体力偷溜出去喝酒了,万一回不来就更不好了。”
球员们承受着弗格森的管束,而围绕着基地的酒吧老板们欲哭无泪。看着整整两个月几乎空无一人的店面,想着曾经红魔球员带着粉丝挤满整个夜场的盛况,他们可能连杀死弗格森的心都有了。
继续阅读!
罗布森说:“艰苦的训练让我们觉得克里夫简直就是地狱,这是所有人的感觉。弗格森简直就是深渊魔王。我有一段时间有点伤病,不得不休息,回来之后就发现要被安排去预备队了。我知道在这里埋怨没有用,喊苦也没有用,只能转变思想来适应主帅的要求。”
高压之下,也不是所有人都会绝对服从。斯特拉坎就一直不太认可这种简单重复的训练,他自恃技术能力强,自己是前场攻击手和进攻核心,应该享有一定的特权;麦克格拉斯则认为自己是后防中坚,跑动需求不大,不太需要练长跑和转身变速跑;达文波特和怀特塞德认为自己是前锋,关键时刻吃饼就可以了,练跑步练耐力练力量这些没有什么意义......这些更衣室的老油条内心抵触情绪很大,总是希望出工不出力。
弗格森自有办法,“我不管你们的心态想法,我们有严格的标准。训练必须逐项达标。每个人的项目都不一样,我只看你们的状态和表现出来的能力。符合我的标准才能够进入比赛名单,第二档次的进入替补名单,剩下的就去预备队。”
看到罗布森这样的大佬都被弗格森扔去预备队,所有人都毛骨悚然,不得不打起精神来。
多年之后,媒体挖掘弗格森传奇故事时认为这些球员是幸运的。他们是为数不多得到过弗格森亲自指导进行实操训练的,也是为数不多有机会和传奇主帅同场竞技的。这些家伙亲身见识了弗格森一边指挥训练,一边参与对抗。他们是时代的幸运儿,可惜那时候他们内心只有痛苦和埋怨。
进入90年代之后,弗格森组建了规模庞大的教练团队。他对具体的技术训练、体能训练、小队对抗、战术演练等等彻底放手,不再干涉专职教练的工作,但有一点他是一直坚持的,那就是高标准,越来越高的标准。
弗格森麾下球员退役后任教各大联赛的并不少,这些球员或多或少都学到了弗格森事事亲力亲为的经验。当然执教一支球队是否能够成功,由很多因素决定,并不是主帅严格或者勤奋就可以了。在现在的足球世界里,情况已经变得更为复杂。足球体系变得越来越庞大,当球员的青训更加细致,各种技术和设备不断地被用到训练和比赛之中,当足球教练们的分工变得越来越细,当球员越来越明星化和娱乐化,主帅也面临新的挑战。现在的主帅已经很难有时间介入到具体训练之中,他们更多地去研究先进的打法,研究最适合球队的战术,研究如何引入合适的球员,研究如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