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仑主动表示掏钱支持司马仪的整军计划。司马仪听了开始一愣,然后哈哈大笑,眼睛都亮了,拍着桌子叫好:
“好,好啊!老弟真是深明大义!”
他凑近身边的王仑问道:
“你能拿出多少钱来?”
王仑浅笑着回道:
“嘿嘿,一千万,已经掏家底了。”
“不够。”
王仑收敛了笑容,表情严肃,咬了咬牙:
“那,二千万吧!”
司马仪眯着眼,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这国库有多少钱,还只有你王文赫才清楚啊。五千万吧!”
“一言为定!”
司马仪的整军计划,就是进口德意志的武器、聘请德意志的军事顾问团,把手下的禁军打造成德械装备部队。
王仑开始持反对态度。因武器装备的维护花费惊人,这个计划的投入会越来越高。他认为现在为时过早,要等财政稳定,或者内战平息以后才能执行。而年前见过倭王之后,他终于知道司马仪为什么要急着让计划上马了。
“父亲今天心情不错嘛!肯定是财政预算通过了。”
司马仪爽朗的笑声被一名年轻人的声音打断。此人一身墨绿色高级军官礼服,脸上挂得干干净净,看着二十多岁的样子;一双瑞凤眼,眼睛细长,眉毛薄;鼻梁高挺,下颌尖;面相有些阴柔。
这是司马仪的大儿子司马护,任中军都督兼兵部右尚书(副职),主管金陵防务以及兵部属下武库清吏司。京城的卫戍和全国军队的武器装备都由他管着。
“各位大人,晚生有礼了。”
工部尚书时令立即起身作揖回礼:
“大公子今天也来参加六部会议了?”
司马护大大咧咧地坐在时令身边,把军帽往桌上一搁,回答道:
“是的,今天代表兵部与会。”
司马仪干咳一声,收起了笑容,板着脸,锐利的眼神看着司马护,沉声说道:
“朝堂之上,没有什么父亲儿子!也没有什么大公子!”
本来笑脸盈盈的司马护和时令立即严肃起来,安静地坐下。书吏又轻悄悄地加了椅子,上好了茶。司马仪喝了口茶,转向时令,沉声说道:
“蔚海,汉阳的火炮生产线务必按时完成。我军现代化进程的重担,有一半在你肩膀上!钱,我给你拨足了。工,你可要亲力亲为,不能出岔子!”
时令站起来拱手道:
“是!卑职定不负首辅所望。”
司马仪靠着椅背闭目养神。王仑在品茶。这二位不吭声,整个文英阁静悄悄的,落针可闻。几个书吏像猫一样无声无息地穿梭着,放置水牌、文件、文具……一切会务都在静悄悄中进行着。
不久,六部堂官入座,大圆桌上一共七人。各部二把手、三把手等入席一旁的座位。圆桌所在的位置,有点像教室的讲台。而其他人则像学生一样,单人单桌。司马仪所坐位置,正好可以看见所有与会官员。
司马仪喝了口茶,端坐起来,深邃的目光扫视着众人。他清了清嗓子,开口了:
“各位,今天的六部会议之所以在文英阁召开,就要告诉大家,部阁一体,同心协力匡扶社稷。我等居其位务必谋其事,上不负天子,下无愧黎民。”
声音抑扬顿挫,掷地有声。说完,他又扫了一眼众人。只见人人肃穆,正襟危坐,都投来炯炯的目光。司马仪微微点头,继续说道:
“时间宝贵,我们开始议程。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便是军事。本来军事是兵部之事,然兹事体大,牵涉甚广。所以,有必要在六部会议上进行说明,好让对各位交底。”
干咳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