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想办法多拉些人来开工坊,为宛平县的商税做点贡献。 将心思压在心中,宋群青笑着将人拉进怀中:“这些日子大家都辛苦了,我已经喊人在隔壁备好了菜,现在咱们先去吃饭!” “好耶!谢谢少爷!” 听到有大餐吃,阿霖青涩的脸庞这才露出少年人该有的朝气蓬勃,惹得众人都不禁失笑。 包间中一时充盈着欢乐的氛围。 * 上阳府衢州谢宅。 一个侍从举着封信从谢宅大门口一路跑到来到了正厅。 此时正值午饭时候,谢父正陪着谢老太爷两夫妻吃午饭。 听到外面传来的大嚷大叫,谢父不悦皱眉:“谁在外头如此无礼?” 站在一旁伺候的杨管家快步走了出去,正巧和急急忙忙跑来的传信侍从撞了个巧,他沉声道:“做什么这般失礼,老爷正陪老太爷他们吃饭呢!” “是少爷和姑爷他们来信了!”传信侍从喘着粗气,将手中的信递给了杨管家。 杨管家闻言一怔,接过了信正要说话,就被里面谢父的声音所打断。 “快把信拿来。” 那传信侍从的声音十分洪亮,他的话一出,谢家三人就都听了个清清楚楚。 谢父被惊到猛地站了起来,而谢家老太爷两人也是相握着手笑开了怀。 自从谢淮安跟着宋群青去了京城以后,几乎月月都能传来一封信,讲述他们在京城发生的种种,好让在家的三位长辈放心。 上一封信传来之时正是会试的前几日,他们只知道谢淮安两人已经寻了外城的一个宅子租了下来,在宅子里安心备考。 会试和殿试的日子是挨着的,三位长辈这一个月可谓是担忧得食不下咽,谢宅的侍从们日日伺候这三位主子,自然知道他们有多盼着这封信的到来。 谢父展开信纸的手都有些颤颤巍巍,屏着呼吸开始看信。 好在宋群青也知道他们最关心的就是会试和殿试的结果,一开头就把这个消息写了上去,免了看信之人的胆战心惊。 谢老太太见自家儿子拿着信似乎是愣在了原地,有些焦急地开口询问:“怎么样?若是落榜了也无碍,明年再来也可啊!” “是啊,反正咱们谢家有钱,两个孩子在京城再住一年又有何妨?” 谢老太爷此时也不再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难掩精光的双眼紧盯着自家儿子。 谢父从信中抬起头来,嘴角的笑容越来越大,谢老太爷两人心中也隐隐有了预感。 “会元,状元!宋小子是六元及第啊!”谢父的声音越来越大,他连嘴唇都在颤抖。 他是觉得宋群青是个人才,但没想到这人居然这么厉害。 谢老太太长舒了一口气,一双和谢淮安极为相似的桃花眸子笑得眯了起来。 谢老太爷则是朗声大笑道:“好!好!好!” 在旁伺候的侍从侍女们十分机灵,纷纷上前跪下给三位主子道喜。 谢父正是高兴到不知所云的地步,只喊了管家给道喜的下人们发赏钱 ,连给其他下人发喜钱都是管家提醒后才吩咐的。 谢家三人激动喜悦了好一阵才平静下来,谢老太爷叫人拿了烟斗出来点了烟,边吐烟边指了指谢父手中的信封。 “宋小子争气,当了京城里的县丞,主管一县之事。只是他身侧能用的人手太少,指不定就会被那些吏员们欺负,我在想要不要送点人给他,也好让他有人能用。” 谢父点点头:“父亲说得有理,我这就去找些信任的手下派去京城。” “等等。”自从得知好消息后便一直沉默笑着的谢老太太抬手阻止。 谢父和谢老太爷都疑惑地看了过去,谢老太太向来是有主意的人,她既然开口了就必定有什么关键的话要说。 谢老太太正色道:“群青不去翰林院当差,选择去当
第265章 京城来信(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