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名存实亡(2 / 3)

北京和天津两个弹丸之地后,引起了清朝上下一致的愤怒。有的满人叫嚣着要誓死抵抗,但看到京营颓废的样子,所有人都明白这不过是痴人说梦。有的人提议迁都,但回沈阳还是下南京却成了一个问题。日本公使立刻向清朝提出了一个满洲国建国的方案,慈禧也在犹豫不决。

就在这时,一位清朝王爷的话劝住了她:“大清两百多年的国运已经够了,要是关外建国,先帝的陵寝怎么办?南边的反贼对满族人还是一视同仁的,如果到东北做不是中国人的满人,西北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啊。”

慈禧现在已经病入膏肓,但被这些话惊得冷汗直冒。随着廉垂社的逐渐壮大,整个中国所有民族中华大一统的行动正在铁血执行,不承认的都被剿灭了。

黄河文明这一概念已深植人心。在中国,你可以说先祖是从别处迁来的,但你得承认,自从先祖迁入中国,代代都沐浴在这片文明的荣光之中。如今,为了守护这份文明,你得为国家奉献。

继续阅读

汉化程度颇深的满人听到这里,无不眼前一亮。华夷之辨,在此刻已升华至巅峰。大部分满人在清朝行将灭亡之际,重新找寻到了自己在国家中的定位。与西方的天命种族扩张论不同。东方在统一的征途上,并未走上种族优越论的那条路,而是凭借着自己辉煌文明,踏上了一条统一与融合的道路。

当廉垂社的部队完成对三个省份的吞并后,袁世凯等人组建的部队纷纷易帜投降。对于没有太多抵抗的袁世凯和段祺瑞等人,苏星云也不便继续深究其罪行,便提出给他们一笔巨款让他们出国。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几人竟拒绝了这一提议。

袁世凯仿佛看透了一切,对廉垂社的人说道:“我袁家有个不过六十的魔咒,如今我已年迈,不想再四处奔波了,只想回家看看。”看着这几个在原时空掀起风浪的北洋军阀,还未真正崭露头角就已至此境地,苏星云不禁感慨万千。但他并无丝毫愧疚之感,历史的洪流本就该让那些不合时宜者让路。

廉垂社突然北上,仅留下两个城池给清朝,使得北京城陷入一片混乱。清朝的铁杆庄稼已然无法维系,街头巷尾有人闹事,也有人精明地开始组织队伍南下谋生。此时的清朝已是名存实亡。

俄罗斯反应特别强烈。早在一年前廉垂社进入新绛时,俄罗斯人便已紧张不已,俄军多次派兵进入天山一带,却屡遭消灭。随后,双方爆发了上千人规模的小型战争,最终达成克制,停火休战。

如今,廉垂社已在东边逼近,清朝已完全失去了缓冲带的作用,毛子们又开始叫嚣起来。几年前,廉垂社曾对东北宣誓主权归属中国,但那时廉垂社尚在南方,无人在意这一宣言。如今,廉垂社已挺进至河北、内蒙古一带,所有国家都开始关注东北的变化。

可惜,毛子们几年前在远东被日本重创,又遭革命重击,至今仍未恢复元气。现在俄国虽口头上叫嚣得厉害,但实际上已无力作战。刚刚经历失败的俄罗斯帝国已无资本再进行第二次远东战争。此时,英国人开始出面干预。英国已察觉到廉垂社的实力已扩张至其无法掌控的地步。为了维持大陆平衡,英国人决定将日本和俄国一同拉入远东协约国补充条约。说到日本,现在的处境确实相当尴尬。

尽管他们在对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但和历史上如出一辙,战后欠下了一屁股债。原本在中国大陆的市场份额,如今已被廉垂社占据。眼看着东北市场的贸易保护也难以维系,日本人开始反思:两年前的那场战争,除了赢得大国地位外,似乎一无所获。

日俄战争后,日本的钢铁产量仿佛陷入了停滞,七万吨的产量再难提升。轻工业无法有效支撑重工业的发展,而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财阀们需要盈利。尽管天皇权威赫赫,但终究无法像廉垂社那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