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狼人的崛起(3 / 3)

面对狼人的雪隐能力并没有发现什么。欧洲的血族依然沉浸在歌舞升平的氛围中,但拥有超感的苏星云已经察觉到了新晋级的巴鲁。看着聚集起来准备找血族麻烦的狼人,苏星云默默地想道:“世界越来越精彩了。”

1908年的盛夏,慈禧太后在北京的炎热中病逝,享年74岁。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依然不忘对光绪皇帝下手,喂其服下砒霜。慈禧对光绪的治国无方感到绝望,为了不给南方的立宪皇朝留下法统上的麻烦,她认为毒死光绪是必要的手段。

慈禧与光绪去世后,南方的宣统皇帝依照北方的继承规则,毫无阻碍地登上了皇位。南方的立宪政府因此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法统。他们宣扬程朱理学,认为这是中华道统的代表,然而,北方的镰锤社则倡导自春秋以来诸位思想家的理念。思想并非一成不变,越是细致的解释,在时代的巨变中就越难以适应。古人的思想只能作为指引,若将其视为行为准则,则显得过于教条。

在国内,许多人认为宣扬春秋思想的镰锤社更能代表华夏文明。但在南方,人们关注的却是外国对清帝国的承认。有些国家已经不愿意承认南方的立宪派,其中德国公使出版的《赛里斯和契丹》一书,首次将古中国介绍给西方世界。西方人了解到,切纳(China)与赛里斯(Seres)并非同一文明,切纳的瓷器并非本土生产,而是与赛里斯通过贸易交换得来的。

屁股决定脑袋。随着镰锤社与德国的贸易日益增长,镰锤社将磺胺和合成氨的生产工艺转让给德国后,德国意识到了这个远东伙伴的价值。当时欧洲仍对君主制抱有崇拜之情,英国与法国交战时,法国农民起义,两国军队竟同时停战镇压农民。这一事件暴露了欧洲上层贵族对底层起义的态度。与镰锤社密切合作的德国人也觉得与这个造反者合作有损颜面,为了维护德意志的形象,改变在欧洲的合作伙伴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打击清朝的正统性成为了德国公使的任务。他向欧洲人揭示清朝原为游牧民族的黑历史,将古典中国与清朝的历史割裂开来,这在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欧洲人对两次东方入侵持负面态度,清朝入关后的破坏行为被看作是一场大悲剧。与此同时,镰锤社作为古中国文明的复兴者,赢得了欧洲人的潜在好感。

正义往往是宣传出来的。德国人利用宣传摆脱了与造反者合作的负面形象,并与英法媒体在欧洲展开了一场关于东方野蛮与否的辩论。

位面开拓者:梦想与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