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卿,还记得朕西北巡视在王徵家里和王徵谈话的内容吗?”
听着皇帝的突然出声,大殿内李姓大臣皆是愣了一下,随即将目光看向了锦衣卫指挥使李若涟,西北巡视也只有李若涟跟随的。
李若涟上前两步躬身道:“回陛下,臣记得,而且记得十分清楚!”
“臣记得陛下和王院长说,有没有一种水和泥混在一起等干燥就成了一块和青砖一样的石板、有一种东西能够带着数百人飞上天,一个时辰能跨越北京到西安的距离!”
“有一种东西不用人力,能拉动万石重的的东西,日夜不停歇!”
“有一种器械,能够代替人工播种,两个人一天能播种一百亩!”
……
李若涟将那次谈话内容快速的复述了一遍,几乎是丝毫不差。
饶是群臣经历了大风大浪,见多了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诸如飞天的热气球和日行五百里的战船,此刻听着依旧是目瞪口呆。
皇帝当时劝说王徵出仕简直是离了大谱了,关键的是王徵还真相信的出来了入仕了。
“在当时听来很离奇的想法,现在是是不是有些就实现了?
飞天的东西已经有了,剩下但就是研究如何不借助风力按照我们所需的方向前进,且能持续跨越数百上千里。
不用人力拉动数万石重量的东西也已经出现了,那就是蒸汽机。”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
“诸如蒸汽机商船能不能日行千里?”
“有没有可能蒸汽机能带动代耕,一天耕地百余亩?”
“有没有可能蒸汽机带动一连串十几二十辆的运粮的四轮大车,以每个时辰三五十里的速度前进?”
“有没有可能水稻能亩产六七石以上?小麦亩产四五石?”
“有没有可能出现一种机器,能够实现千里瞬时传音的?”
“有没有一颗火器能精准打到五十里、五百里之外的一座房屋?一颗火器直接夷平一座城池?”
……
一条又一条的想法从皇帝口中吐出,让刚刚从李若涟复述中清醒过来的群臣再次陷入呆滞之中。
李若涟的复述就已经离大谱了,皇帝现在说的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胡言乱语了。
但正如皇帝所说,当年和王徵谈话时的几个想法已经实现了几个了,那么皇帝提出的这些难道就不能实现了?
如果农业研究院的‘穗选法’育种成功了,亩产六七石可能不行,但亩产三四石应该没问题的。
三石都能实现,六七石未必不能实现。
一颗颗粒化火药的轰天雷能让方圆十米内的军士直接死绝、三十米内重伤,这在三五年前无法想象,但现在做到了。
未来不说直接夷平一座城池了,夷平方圆两百米总行吧!
红衣大炮已经从七八里的射程提升到二十里,精准性也是极大的增加了,未来出现三五十里不是问题。
这一切都只是发生在皇帝登基的这六年的时间,若是再持续个一二十年,不敢想象会有多大的进步。
……
回想了皇帝登基之后的种种突破,那么皇帝刚刚所说的即便达不到所说的那样,但打个三五折应该还是可以的,即便如此,那也是巨大的突破。
群臣脸上不敢置信、怀疑、憧憬等神色掺杂变换着。
“你们以为朕此次加科的第三场策论题是为了什么?只是一时兴起和为难考生、展示朕独特的眼光和思路吗?
第一道策论,主要思想是环境保护的问题。
黄河为什么变黄了?为什么会屡屡泛滥?
《国风·魏风·伐檀》中说:坎坎伐檀兮,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