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意错了,以为皇帝在询问他们刘理顺此人如何了。
于是立刻道:“陛下,刘理顺算是名人了,万历三十四年考中河南乡试丙午科举人,而后的,而后的二十四年中,连续参加了八次会试,皆落榜。
虽然贫病交困,仍砺志苦学,不作伪诈,不随流俗。
另外,因为他家境贫寒,但志向不凡,感动了杞县何寨豪富何登云,勉励他坚持学习,
并资助他读书及生活费用二十余年,这在开封府也是一桩美谈,福王应该听说过他!”
“那这算是得偿所愿了!”
崇祯听完轻笑,同时也是长叹。
万历三十四年的的举人,按照时间算,也就是说二十四岁中了举人,这算是意气风发、青年得志了。
而后第一次参加会试落榜,这倒也没什么,毕竟是第一次,可后面又连续八次落榜,
这种打击换做一般人早就绝望的放弃了,可此人依旧坚持着,心智何等坚定。
可话又说回来了,这种坚持到底有没有意义?
他没法评价,坚持所以才有希望,有希望才会坚持,这两句话是各说各有理。
但却是很能说明科举真的很操蛋。
还有那名叫何登云的富商也是极为不错的,如果说刘理顺青年得志高中举人,资助其生活费用,这可以理解为投资、讨好,
可后面连续其次落榜了还在资助,这就是真的在做善事了。
继续阅读
也足可以说明刘理顺此人的人品之贵重了。
看完一甲第一名后,崇祯继续翻到第二页。
“会试第二名,左懋第,山东莱阳县,字仲及,号萝石,第一场三十点五分,第二场十五分,第三场三十三点五分,总计七十九分。”
看着这个名字,崇祯又是笑了。
巧了,这个人他依旧记得。
生平记不清楚了,但这人可是有着‘明末文天祥’的称号。
文天祥是谁?
那是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南宋名族英雄。
去世这么多年了,这首诗依旧激励了后世众多为理想而奋斗的仁人志士。
左懋第能有这个荣誉,那他的民族气节、赤胆忠心就更不用说了。
加上如今能中一甲第二名,也算是有才之人,磨炼磨炼,倒是可以大用了。
一连两人都是可用之人,崇祯心情很是开心,继续翻看着。
“会试第三名,熊汝霖,绍兴府余姚县,字雨殷,第一场三十一点五分,第二场十四点五分,第三场三十三点五分,七十八点五分。”
“嗯,不认识……”
“会试第四名,宋一鹤,号鹤峰,宛平人……不认识!”
“会试第五名……不认识!”
……
一连看了四五十人,都是没啥印象的,让崇祯微微有些失落,但当他看到二甲第五十七名的时候,瞬间怔住了。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