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西域使者(1 / 3)

秋收之后。

大周百姓到哪都是笑眯眯的。

今年的丰收,使得他们未来一年内都不用担心饿肚子的问题。

这都得益于朝廷推行开荒垦田,推广先进农具及沤肥之术。

还有大周钱庄的免利钱借贷业务。

淳朴、善良的百姓把这一切的好,全都归功于当今皇帝宇文衍头上。

在堂屋设长生牌位,日夜香火不灭,虔诚为其祈福!

如今。

大周钱庄遍地开花,已经到了县城。

有困难的百姓,第一时间便找保长,村正开具文书,到县城钱庄借钱。

用来购买曲辕犁等农具,抓紧秋后时间开荒垦田。

有了第一年的试行。

百姓之间口口相传,确定了朝廷策令的真实性。

那些相对偏远的百姓,也都放下心中的顾虑。

地方官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进一步推行起来就轻松多了。

六王代天子巡天下的消息早就传开了。

对于地方官员及地主乡绅,还是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他们知道,皇帝这是动真格的。

谁要是敢去触霉头,极有可能难保项上人头。

在百姓的积极响应下。

明年开春前,新开垦出的田地比起头一年,绝对会翻好几倍。

这就是社会安定,加上朝廷有效推动,迸发出来的强大力量。

“开荒垦田,减免赋税,休养生息”的策令刚刚实行一年。

整个大周的社会风貌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哪怕是北方边境发生了战争,都没引起社会的骚乱。

朝廷拒敌于国门之外!

这场战争的胜利,给百姓们带来久违的安全感。

朝廷的声望与公信力空前高涨。

……

四、五月的时候。

那些从西域来的商队,考察过洛阳,邺城,扬州等地之后。

也感受到了社会安定,发展的氛围。

返回西域后。

他们在中原的所见所闻,第一时间传散开来。

一石击起千层浪。

越来越多的民间商队,结伴而行,经河西走廊,前往中原进行贸易。

西域诸国再也坐不住了。

纷纷派遣使者,前往长安探路。

西域都是些小国,城邦。

受突厥的欺凌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自从汉朝没落,西域都护府形同虚设后,他们就失去了中原王朝的恩泽。

如今,大周朝廷重开丝绸之路。

这些小国迫切地希望与大周取得联系。

借助中原王朝的力量,摆脱突厥的奴役!

西域东部诸国,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绿洲。

大多是些几千到数万人的迷你小国。

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五个较大的国家中。

人口最多的龟兹,也只有不到九万人。

还没有当下辽西郡的人口多。

突厥控制这些小国后,强制辫发胡服,遵循他们的风俗。

奴役人口,为其生产粮食,极尽压榨。

使得这些小国城邦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如今丝路重开,再次与中原王朝取得贸易往来。

已经统一北方的大周。

成了他们摆脱突厥奴役的唯一助力。

特别是位于吐鲁番一带的高昌国。

是一个典型的汉人国家,通行汉语、汉字,制度也是仿照中原。

高昌王鞠乾固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