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聚英雄再排座次,陷囹圄复思脱身(3 / 4)

水浒之狄家将 太玄岳 2230 字 3个月前

挨饿,忽然闻到了一股酒肉香气,不觉精神为之一震。

起身一看,只见小卒端了饭食而入,分做两个大盘子,放在朱仝、雷横一侧木盘之中,放置一坛酒、一只鸡,并五七斤熟牛肉,两碗米饭,一条大鱼,另至下两样菜蔬,十几个冬枣。

放在黄安、何涛一侧的盘内放的则是两大碗米饭,上面铺着些菜蔬,像是些萝卜、豆腐、白菜一类,虽无半点荤腥在上面,但也足斤足两,吃饱无疑。

雷横是个粗人,见了酒肉,肚里面正饥饿,抓起熟鸡熟肉,只顾将到嘴里吃来。

那边黄安与何涛也端起白米饭吃起来,只是不知为何自己这边没半点荤腥,怎的与那边饭食相差如此之多。

而那朱仝见了酒肉,面色则是一变。

这朱仝不比雷横是个不通文墨的粗人,朱仝心中有些韬略,此时见到酒肉,只是暗自心惊。

那自古牢狱里面要杀死刑犯前,那最后一顿饭,必然是给吃些好的,叫那犯人饱餐一顿,然后行刑,是为“断头饭”。

所谓“人之将死,其膳也丰”,古代,对于死刑犯的最后一顿饭,人们常将之称为“断头饭”,或是“壮行饭”,“辞阳饭”,便是在后世,这个规矩也依旧未变。

相传这断头饭始于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在一次平定贵族叛乱之后,将犯人收入狱中,打算秋后问斩。

也许是为了笼络人心,显示自己博大胸怀,楚庄王下令让这些叛臣临死前给他们加餐,让他们吃好吃饱后再行刑,此后,断头饭的习俗便随之流传下来。

到了赵宋时期,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便对断头饭立了专门的规矩,每顿断头饭的餐标是五贯钱左右,要知道,在宋朝五贯钱可以说是非常大的一笔钱,相当于后世的一千多元。

而那朱仝是官府中人,又如何不晓得此中之门道。

前两顿饭可谓是稀汤寡水,突然大鱼大肉,朱仝不免心中不安,只道是要拿他和雷横开刀问斩!

“这些贼人好没道理,为何我等没有肉食?”

黄安见自己没有肉食,又想到自己原比朱仝、雷横二人官大,此时饭食却差,不免发起牢骚来。

朱仝苦笑一声,心说此等关头还在乎有没有肉吃,这是不知轻重,看此情形,没肉吃的起码要比有肉吃的命长啊!

但尽管心中如此想,朱仝仍拿起了半只肥鸡,叫声,“接住!”便扔给了对面牢房里的黄安与何涛。

这二人接过那半只鸡,便争抢起那鸡肉吃,瞧那吃相,当真没什么出息。

“朱都头,你那里的酒也讨两碗喝喝。”

那黄安吃到了肉,又想喝酒,朱仝见他们没有酒器,也给不了他们,便出言作罢。

“朱仝兄弟,你为何不来吃些?”

雷横见朱仝一点也不动这酒肉,有些不知是为什么。

“你自去吃吧,我腹内吃不下。”

其实哪里是朱仝吃不下,只是想到死期将近,朱仝心中郁闷罢了。

那雷横端起碗肉,又拿了酒坐到了朱仝身边,这二人都是郓城县都头,平日里亲如兄弟,此时雷横附耳过去,悄声对朱仝说。

“兄弟,多少吃些,你当我看不出来这酒无好酒,肉无好肉,显然是那断头饭,要送你我兄弟上路,你我且吃得饱了,身上有了力气,待他们要结果我时,你我便挣脱绳索跑了,便是失手再被他们捉住,也强似被一刀砍头!”

朱仝未曾想到雷横还会有如此心思,思量一番,心说那雷横所言有理,这般引颈待戮,白白废了一条性命,着实是窝囊的紧!

倒真不如就如雷横那般说,先吃饱喝足,待到身上有了气力,再拼死一般,也许尚能逃脱升天,便是不能,即便身死,也不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