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模式,
大概就是华国帮助克尔纳发展,在克尔纳构建中低端产业,向克尔纳出售生产设备。
而克尔纳通过设备,制造产品,再朝着克尔纳周边,也本蒙,利特等地销售产品。
可以说,克尔纳是华国的一级市场,利特是克尔纳的二级市场。
事实上,可能还有三级市场,乃至四级市场,更低端地产品,再从利特和克尔纳其他市场,销售往阿菲卡洲更远的地方。
从一开始,双方的合作就相当有默契。
华国希望能够通过克尔纳的影响力,继续往克尔纳更外围,打开阿菲卡洲更大的市场。
而克尔纳,则希望,能够在克尔纳内建立一些工业产业,降低能源资源产出直接收入在克尔纳整体收入中的占比。
而看起来克尔纳处于整个生产链中的低一级的位置,但实际上,和通常情况还不太一样。
华国通过生产链之间的差距,拿走的收益,实际上不是克尔纳身上的一部分。
而是数倍于克尔纳体量的,双方合作在阿菲卡洲内开拓出来的市场。
这也是为什么克尔纳能够在内部逐渐支撑起那么高的福利的原因。
同时,对于当时乃至此刻的克尔纳来说,考虑最高端的产业,实际上也没有啥意义。
这件事情,对于双方来说,算是双赢。
此刻,
华国内部,产业整体的转型升级基本已经基本完成。
克尔纳这些年的繁荣发展和这件事情是无法脱离关系的。
此刻,克尔纳内一些人似乎觉得吃了七个馒头吃饱了,
继续阅读
现在开始讨论,应该直接吃第七个馒头,还能够省下来六个馒头,也就是分给华国的部分收益。
而事实上,
此刻克尔纳内虽然中低端产业繁荣,但其中大部分产业依旧是产业转移出来的部分。
此刻,不少克尔纳人似乎忽略了,
你不想把别人那份收益给别人了,
别人凭什么还要继续留在这儿。
即便是要翻脸,那也得有资格。
而小国的命运,永远离不开大国的影响。
克尔纳现在占据阿菲卡洲这么大的市场,难道仅仅是因为克尔纳自己吗?
事实上,是克尔纳与华国,双方合作一同开辟出来的。
如果此后放弃和华国合作,华国凭什么还要允许克尔纳在阿菲卡洲占据这么大的市场。
从合作变成竞争者的情况下,
克尔纳将和其他所有大国,五位大哥的利益都冲突。
忽略掉莫道的存在,
克尔纳人想要克尔纳的产业往着更高端的方向,吃下更多收益的方向发展,
其实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但前提是,自身的实力要配得上野心。
克尔纳的体量就这么大。
想要将现在就将华国撇开,也要有那个本事啊。
即便是以后克尔纳想要也在更高端的产业占据一席之地,
克尔纳也顶多专心一两个行业。
根本不可能像华国那样全产业链升级,
双方体量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在目前,
克尔纳想撇开华国,根本没有任何好处。
此刻克尔纳的状态,已经是一种权衡下的,对克尔纳来说最有利的选择。
不过,
可能是克尔纳本身就已经相当不错。超过不少欧陆欧洲国家的各项福利和举措,
让不少克尔纳人忽略了这点。
……
办公室里,莫道望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