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第二次拜访(3 / 4)

院士:“怪不得刚见到你,你就问要不要去见见他,原来是因为这件事。”

“本来我是想等实验到位之后再去的,见你们对狂犬病很有兴趣,所以就”卡维欲言又止,“他虽然不看好你的实验,甚至还表示过反对,但不可否认,在微生物研究方面,他确实比你我都有经验。”

科赫当然不敢否认,他也从来没觉得自己比巴斯德厉害:“他当然比我们有经验,能力也非常非常强,只是他的脾气太差了。和他通过几次信,结果都.算了不说这些了。”

“这就是你没来巴黎见他的原因?”

科赫难得展现出了自己社恐的一面:“我才刚毕业,研究只搞了半年,可没你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气魄。”

“唉,时间久一些就好了,当初伊格纳茨老师刚认识我的那几个月也这样。”卡维看了眼窗外,问道,“怎么样,要不要现在就去一趟?”

“现在?现在都快10点了。”

“明天我可没空。”卡维的日程安排得非常紧,“不,不只是明天,接下去一周我都非常忙。况且你们又不参加开幕式,实验室还得过几天才能用”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觉得对巴斯德教授来说太晚了。”

“一个时刻捣鼓科研的家伙怎么可能早睡。”卡维看着窗外洒进车厢的月光,“安静的夜晚才是工作的好时间,最适合思考问题了。”

科赫实在没信心一个人去面对巴斯德的质疑,思考再三还是同意了。

卡维拉开隔窗对着车夫说道:“知道巴斯德教授家在哪儿吗?”

“知道,就在巴黎大学的西南边,隔了三条街。”

“就去那儿。”

车夫点头给两匹马各加了一鞭子,给本来准备减速拐弯的马车提了速。

在遍地流浪狗的巴黎老城区,狂犬病的发病率也算不上多高。只因百分百的死亡率,才成了市区治理的老大难问题。之所以现代人们能心平气和地聊狂犬病,除了认知水平的提高外,最重要的就是有了安全的狂犬病疫苗。

这次拜访巴斯德就是想提前20年将狂犬病疫苗的研究工作交到他手里。

正如卡维所说,巴斯德工作时间会持续到晚上11点之后,四人敲开他家房门的时候,他正在整理书桌。

比起前一次,这次拜访显得容易了许多。

管家应门见到卡维这张脸,再听到他的名字,问都没问就开门把他们请进了大门。十分钟后,四人终于在一楼大厅见到了这位全世界最着名的微生物学专家。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卡维先生。”巴斯德扫了眼剩下的三人,“我猜,当初那份实验报告的作者就在他们之中吧?”

“是我。”科赫知道躲不过去,抬手自报了家门,“我就是罗伯特·科赫。”

巴斯德是22年生人,已经45岁了,看着眼前一群才刚20出头的年轻人,免不了有些焦虑情绪。为了掩盖这种情绪,他不得不让管家送来一瓶葡萄酒:“这是里昂的几家酿酒厂送来的。”

“谢谢。”

喝了些睡前酒,谈话正式开始。

卡维不想浪费时间,开口就直插主题:“我们最近需要用狗做一些实验,关于血管移植的实验。因为流浪狗往往会有狂犬病,为了实验足够安全,我们希望您能帮忙一起研究狂犬病。”

短短两句话信息量爆炸,巴斯德不得不又问了几句,这才明白前后的逻辑关系:“狂犬病,你们有什么想法?”

“我们都相信那是一种破坏神经系统的传染病。”卡维先说了结果,“依照我们研究的结果,传染病和微生物密切相关,所以希望能通过实验找到致病的病原体,要是能找出解决的办法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