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藩王的规矩,由藩王的嫡长子为世子,后面依次是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藩王的嫡长子刚出生时,先得按规矩起名字。
而朱棣这一支,后代名字的第一个字,在《皇明祖训》里早就定下了——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朱高炽这辈,就是高字辈,再加一个五行中的带火偏旁。
将来张欣所生的就是瞻字辈,再加一个五行中土字偏旁。
藩王嫡长子出生后,取完名字必须上报宗人府,宗人府将出生年月日之类录入皇家玉碟,这才算是正经的皇室宗亲的一员。
这之后,藩王府除了育儿,也不能闲着。
藩王跟朝廷提请遣派教授,在封地建立宗学,把府中陆续出生的宗室子孙揽到一起,在嫡长子有个五六七岁的时候,开班授课。
四书、五经那是必须教的,《孝经》是必须看的,朝廷里新出了什么宝训,明训之类也是要教的。另外就是各种兴趣杂学,规矩礼仪。
学到了十岁左右,教授们就会出卷考试,考过了才能向朝廷申请册封藩王世子之位。
考糊了,接着读,接着考,直到能过再重新申请。
至于外面的科举之类,跟王府的人没有什么关系,王府的人读书就是纯粹的读书,除了世子,读书读得好不好都行,端看个人是否好学向上。
等世子十五岁,那就是行冠礼,准备娶媳妇了。
继续阅读
“等娶完媳妇,把上面的再来一回,这就是王府里的人的一辈子了。”
徐氏最后的总结淡淡的,有点意味深长,也有点索然无味。
“。。。娘,我听着怎么觉得怪怪的。”
张欣揣着明白装糊涂。
婆婆这话不深究则已,深究起来,藩王府那就像农户人家养猪,生猪养猪仔,猪仔再生猪仔。
当然,猪不用上课。
在猪养肥了就可以杀来吃肉这点上,公爹这一辈的人,还能守卫江山。
后面的,只剩圈养一词了。
“怪就对了,长此以往,人将不人。”
徐氏掐了一把盆栽上多余的叶子,神色讽刺。
“宗室全都是朝廷养着么?咱们什么活都不用干?”
张欣斟酌着又问。
“机灵鬼,问到了点上了,我就不说了,欣儿慢慢品吧。”
徐氏宽慰一笑,张欣这一答,她就知道张欣懂了。
“哦,那明天讲什么?”
张欣顺势换了个话题。
“嗯,讲一讲王府里的文官跟武官?这一时半会的你也不会接触到,不过也得知道一些。”
“好的,娘。”
“明天玉英跟月贵都要回来,你试着张罗一下晚膳?”
“好的,娘。娘想吃什么?”
“不是应该问她们爱吃什么么?”
“大姐跟二姐爱吃什么,我都知道啊。”
“就我的不知道?”
“知道还能全部做呀?那不是不会持家么?”
“哼,持家,最持家了,明儿我想吃海里的东西。”
“这不行,娘不是喝药的么,不能吃发物。”
“哼!”
“要不给娘炖个蹄筋汤?书上说养颜美容,延年益寿。”
“行吧。”
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