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燃烧的消耗品(2 / 3)

名并非虚传。

“敬请珍存,此乃我签了名之纪念本,”李浦元直还欲给柳瑶一本:“姑娘若不介意的话……”

他自家并无姐妹,随张川称柳瑶为姑娘,屡劝不止。

柳瑶知晓他所画为何,并未接过:“我是不会要你这怪异之作的。”

张川大致翻阅几页,满纸皆是山水与花鸟。

虽当着姑娘之面,也只得说些客套之话:“你画得着实精妙。”

李浦嬉笑:“那便仔细瞧瞧吧,我还指望你多多指点呢。”

这方面向来皆是他指点张川,记得这家伙有个逍遥论,言爱情乃某种情愫积聚至一定程度后产生的,故而若想爱情长久便减少宣泄,一旦倾尽爱情亦无,男女皆同。

听起来倒有几分道理。

言罢皆至客厅落座,柳瑶为众人斟了茶水。

众人自幼相识极为熟稔,李浦很自然地将脚置于榻上,犹如猴子一般。

张川与他无话不谈,将后日要去《艺林》面试之事道出。

“《艺林》?!”李浦亦相当惊诧:“太令人称羡了,未料你悄然获得了《艺林》之认可,甚是厉害!”

“当下仅是面试。”

“何来面试,此乃签约商谈,只要依他们之要求行事,基本便可签约!”

“但愿如此。”

继续阅读

“你要发大财了,”看得出李浦是真心羡慕,滔滔不绝地开始算收益:“倘若连载成功,每月获五十两银子稿酬的话,一个季度便是一百五十两,还是甚佳的,若是能出单行本,提成百分之十……”

张川瞧了售价,四百三十文,售出一本李浦元直能提成差不多五十文。

如此之画作只要品质保证,售出几万本通常不成问题,好的话几十万上百万皆有可能。

一个画师能够签约《艺林》,乃是功成名就最速之途径,其实画社旗下亦有诸如《**》月刊一类之成人画集,李浦元直甚想加盟,可惜两次投稿皆未通过。

虽然张川亦与画社合作画插画,但属于临时雇工,和他这种长期连载的大有不同,有些事宜并不甚了解,作为挚友,李浦元直将这一年多与画社月刊打交道之经验尽数相授。

“众人皆知《艺林》签专属契约,只要在契约期限内,不论作者有无作品在他们那连载,皆不可再与其他画社合作。”

此点张川知晓,而且亦能理解其中之难处,无非是防止画师成名后另投他处,比如吴道子成名后就一度不愿在《艺林》继续连载,遭到了画社严辞拒绝,最后为了遵循商业契约,《天王送子图》不得不在《艺林》上连载了十一年。

故而《艺林》契约期限往往十几二十年起步,真如卖身契一般。

李浦元直奸笑着拍拍几案上他的单行本:“《艺林》也是靠这些发家的,豪放与婉约、热烈与清幽、墨汁与泪液,始终是他们提升人气销量之常用手段。”

他很郑重地提醒张川:“故而无论画何,落笔定要重,内容只要编辑能容忍,怎么豪放怎么画,不然会遭淘汰的。”

《艺林》有一套淘汰之法,编辑严格奉行观者即上帝之理念,他们定期搞观者意见调查,每一期画集中都附有一张观者意见调查表,并设立了几种小赏品,吸引观者向画社反馈观赏意见。

一般画集只是将调查结果作为参考,《艺林》却以观者意见作为唯一人气指标,而后决定作品命运,至于作品本身优劣是无所谓的。

这种以市场和观者反馈至上之做法,刻薄些说便是彻底通俗化、商业化,不太在乎作者努力和作品品质,只要反馈不佳动辄便被腰斩,而人气作品往往被要求无限连载,所以才有许多作品连载二十多年之奇迹,创作者也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