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这次我来(2 / 3)

来的同级学生都向着这边看,整个年级都知道他们是去做什么。

发下来两张材料,语文老师说给学生们两个周的时间,把上面的古诗全部背过。数学老师说先把题目自己看看,过几天会抽时间统一讲解。两个周之后,是第一次考试,不筛人,只是看看大致的水平。

除了文化课的比赛,体育类的项目也在国庆节回来之后开始举行了。运动会,一年一届,陈屯小学的操场并不是塑胶的,而且现在已经被挖土机给挖掉了一层土,现在整个操场都是不平整的,体育课已经被迁移到了厕所前面的篮球场上,不在足球场上课了。

每年到了运动会,整个乡镇的小学都会把各个小学的体育方面优秀的学生送到驻村的小学参加比赛。驻村是镇政府所在的村子,驻村小学的校园建设要比陈屯小学好不少,起码塑胶跑道好几年前就弄上了,还有一栋很高大的教学楼,能够容纳整个学校的学生上课,这些都是宋向文上了初中之后才知道的。

能够参加运动会的学生,会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坐着学校的校车早早的去驻村小学,从早上去比赛,比完基本就下午快放学了,他们也就不再回陈屯小学,当天就各自从驻村小学回家。

来了陈屯小学三年,三年的运动会,自己班里都是一个女生去参加,听说是跑得很快,宋向文倒是从来没见过多快。连王耀那样的人都不能去运动会,可见能去运动会的学生的水平该是多高,用刘立洋的话说“跑两个你不是问题。”

在学校里上学,学习肯定是主旋律,体育则给学生们提供了另外一个能够展示自己的舞台。在运动会的时候,没有人会关注在赛场上拼搏的人是什么成绩,一切都是凭借实力和意志力说话的。体育不好的宋向文,很向往刘立洋口中那种体育生的训练。

“每天早上,体育老师骑着电动车来了学校,不停直接去操场。那几个练体育的看着老师来了直接说一句快跑,几个人蹭一下子跑出去了。然后体育老师骑着电动车在后面撵,前面的在前面跑,围着操场一圈一圈吱吱的。”

这是五年级的时候刘立洋跟宋向文说的,那个时候学校里还有六年级的在他们头顶上,他们看待六年级就跟看待整个学校的老大一样。六年级的学生在操场上踢球,每一个大脚都跟炮弹出膛一样发出一声巨响,一脚就是半个足球场。

六年级那个体育特别厉害的男生,在操场上穿着短袖跑步的时候,宋向文是把自己带入过的,自己也在操场上一圈一圈跑,旁边是无数的学生在看,在偷偷的议论他多厉害。

现在有个机会自己能用自己比较有优势的地方展示一下,宋向文以及队伍里所有的人都是期待的,期待着自己能够进入那个比赛的考场,能够在升完国旗之后上前面领奖。

再说到宋向文几个人中午吃饭这个大问题上,现在的餐厅已经管的很宽松了,也不是每天都有人专门检查学生的浪费问题了。宋向文几个人每个周吃的都是一样的东西,到现在已经吃腻了,他们这一代孩子在父母以及其他长辈眼中绝对是最幸福的人了。不会有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每天上下学坐着学校的车,家里面什么重活都不用他们干,跟刘二姐和宋召华小的时候已经完全两个样子了。

这些孩子,从小生活在糖罐里面,就有了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毛病,饭不好吃,直接扔掉,在家里面看到不好吃的东西也是一筷子不动,碰到喜欢吃的恨不得把肚皮撑破。刘二姐就经常说宋向文在家里不吃粮食只吃肉,还吃不了多少脸上一点肉都不长。

刘立洋几个人也大都如此,瘦瘦的身材,在餐厅里面对饭丝毫提不起兴趣,他们已经开始想念去文化大院吃饭的时候能够在大集上买饭以及翻墙出去买东西吃的日子了。或者是找班里面那两个家里开超市的双胞胎姐妹买,一袋大辣条,两包干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