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五七(3 / 4)

个大姑自己做的小馒头。大姑跟众人说,“我听我们村的那些老太太说了,咱们去上坟的时候不能空着肚子去,要不咱娘看着咱们都空着肚子她就不舍得吃饭了,先一人吃口馒头吧,稍微吃一点就可以,回来咱们再吃饭。”大姑这么讲了,大家就都照做了,一人吃了一口白面馒头,就拿上铁锹推着小车,二姑父骑着摩托三轮,就往河东岸的公墓走过去。

距离上完了头七也快了一个月了,坟头上冒出来几株草,天气慢慢变冷,它们没什么生长的气息,大多数都略显萎靡,蔫蔫的垂着叶子。

大姑和二姑把几株比较大的草拔下来扔到旁边的空地上,等着所有的纸扎和黄纸都堆积在坟前面,就可以开始点火了。

宋庄村子大,住的人多,公墓也大,一眼看过去数不过来的坟包一个接着一个,这里面的都是宋庄的祖祖辈辈,绝大多数都是本村子的,还有零星一些是外地迁过来的,最后在异乡离开,被埋在了宋庄的公墓。这片公墓,埋着宋向文的太爷爷和太爷爷的爸爸,每次过年的时候,都得找到这些坟包,在坟前面烧上两张纸。不管多远,只要能记得清楚坟包在哪,后人都得烧上两张纸。

在给奶奶烧纸之前,宋召华和两个叔叔就去了他们爷爷和太爷爷的坟上,给两个坟烧上纸,再倒上点白酒,最后站在坟前面拜一拜,就算祭拜好了。就回宋向文奶奶的新坟前面,今天的大头在这边。

倒上装在化肥袋子里面的黄纸,再把纸扎堆在黄纸上,堆不稳当的就暂时放在旁边,等会这一堆烧的差不多了,再烧那些在旁边的。这些纸扎烧的很快,都是中空的,外面薄薄一层纸,烧起来一个大火球就烧光了,最耐烧的还得是那些黄纸,一摞一摞的,放到最下面,要不停的用杆子挑两下。

宋召华先是把整整一瓶白酒倒在纸堆上,再掏出来口袋里面的火机,向着黄纸的一角点过去。大晴天,风也不大,火苗从黄纸的一个角慢慢升起来,一点一点向着黄纸里面窜。宋召华拿着铁锹,把黄纸挑起来一定高度,留足了空间让火苗烧起来。

火势蔓延,黄纸堆被彻底点燃,引燃了上面放着的纸扎,火球顿时升腾。烤的众人连连后退,火焰携带着烧尽的灰烬飞向天空,在坟圈子上空打了个转儿,慢慢散向四周,或者径直垂下,掉落在坟头上。

老人说,“烧纸的时候,灰烬不好向着四周跑,因为这是有人在抢死人的钱,灰烬一定要直着上去直着下来才算是好。”

继续阅读

奶奶坟前的火焰带着灰烬,升空,有的落下,有的随风而走,飞到了旁边的田地里面,亦或是飞到了附近的坟包上面。有的粘到了衣服上,被人轻轻拍打,便又随风而行。

宋召华和两个姑父一起,把所有的纸扎都烧光,只剩下了没有完全烧完的黄纸,冒出阵阵火焰。

“娘,出来吃饭。”大姑跪倒在前,打开她拿回来的包袱,从里面端出来几个小碗,里面装着各式各样的菜,一样一样的被大姑倒进了火堆里,连同几个小馒头,噗通一声沉入灰烬,再也不见。

大姑放声哭,二姑和刘二姐也跪倒在前,对着熏得有些黑的坟包放声痛哭。

宋召华拿着铁锹,还在不断挑着黄纸堆,一定要烧透了,要不然一会儿走的时候没人看着,别再点着了周围的草,顺势烧了别人家的庄稼。深秋虽然没什么粮食在地里,但是谁愿意自己家的地被火烧一遍?

纸烧的差不多了,两个姑姑和刘二姐自行止住哭声站起身,宋召华招呼着众人上前磕头。一人一个就可以,磕头之后就可以回家吃饭了。宋向文穿着蓝色的牛仔裤,磕头的时候没有东西垫着,两个膝盖的位置沾满了泥土和纸灰,黑黑的,黄黄的,宋向文用力拍打两下,差不多,但是没有完全拍干净。

回去的路上,爸爸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