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永不消失的记忆(2 / 4)

日历从五月中旬翻到了五月末,温度也慢慢的爬升,升到让所有人都穿上了短袖。上小学的宋向文,就要第一次在小学里面过儿童节了。这对于宋向文和所有的一年级孩子来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上幼儿园时候过的六一儿童节,都不是在自己村子里面过的。村子里两个幼儿园,一个叫童心,一个叫蓝天。两个幼儿园都不大,都是租的农户家的大院子,几间房子,一个年级就一个班,一个班里面十几个人,整个幼儿园四五十个学生。如果要在幼儿园里过六一,那就代表每个孩子都要出演一个或者多个节目,而且孩子少,来看的家长就少,也不热闹。所以两家幼儿园一商量,干脆,一个幼儿园出两个节目,两个幼儿园在六一儿童节那天租一辆大巴车,拉着孩子们去市里面的大幼儿园,那里宽敞,家长多,而且经费还多,舞台搭起来很大气。幼儿园上了三年,宋向文有两年都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被老师选着表演节目。节目每年都差不多,有舞蹈《大河向东流》,舞蹈《我爱洗澡》,舞蹈《喜刷刷》。六一的时候,老师在要出去表演的孩子脸上随便画一画妆,就一起坐着大巴车去了城里。演出上午就结束了,中午回幼儿园,学校会管一顿包子。宋向文还记得第二年的时候,吃的是豆角肉馅的,很好吃,好吃的他吃了三个,等到他准备上去再拿一个的时候,老师告诉他爸爸来接他了,坐在自行车后座,宋向文还埋怨了两句。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也并不是说幼儿园的舞蹈就不会在村里人面前展示,宋向文记得村子里面的两个大超市开业的时候,正还是他在上中班和大班的时候,宋向文两次都跟着老师去超市的开业典礼上跳舞,穿着红色的肚兜,袜子是白色的还带着花边,鞋子是统一买的红头布鞋,跳的是《大河向东流》,宋向文还跑错了位置。

这次上了小学过六一,小学里的孩子多,来的家长自然也就多,而且小学操场上还有现成的主席台,不用搭台子,一看就是表演节目的好地方。因为是第一年,老师对孩子们都不熟,不了解孩子们的特长和表现欲怎样。范老师就在班级里挑了十个左右的女孩子,教她们舞蹈,伴奏音乐终于不再是幼儿园时期一直不变的,换成了《茉莉花》。歌曲婉转悠扬,歌词美得让人入神,“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唱得真好,像是在唱六一儿童节那天化好妆穿好粉色舞蹈服拿着彩扇的女孩子,好像是脸上有两抹红,不知道是抹上去的还是自然形成的胡娇娇。每天中午女孩子们在教室前面排练,同学们为她们把桌子向后拖了一段距离,留下了足够的空间。那几天,午休的时间大家都不会睡觉,在下面的同学就看着前面的女同学练着舞蹈,前面的同学就努力的把每一个动作做到最好。有天,宋向文在午休时间去了趟厕所,经过隔壁班级时,他看到有人用一张和一根笔做了一个立牌一样的东西,在上面写着大大的“加油!”回到教室,宋向文也做了相同的立牌,举着,和同学们笑着。

六一儿童节那天,宋召华的刘二姐没来,在儿童节的时候他们从未来过学校,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希望能够给两个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儿童节这一天,刘二姐给了宋向文三元钱,这是宋向文从小到现在所能够支配的最多的零花钱。早上,学校的门口也没有检查的了,宋向文先去了小卖部买上了零食,辣条、汽水、方便面,一样来上一块钱的。到了教室,好像就到了花果山,声音可以用震耳欲聋来形容,脸贴脸之间的两个人说话也要靠吼,这样子,整个教室的人都在吼,整趟屋子都在吼,整个学校都在吼。吼过了早自习,大喇叭也开始吼“所有的班级,拿着凳子,排好队,来到操场集合。”

儿童节操场上各个班级的分布的位置,和平常开大会的时候一样,一年级到六年级从东到西面对主席台坐好。主席台被铺上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