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知味火锅城(下)(3 / 6)

紧赶慢赶忙又活了两天,才算是将所需人员、干活调料等等东西准备到位了。

重庆老火锅跟老北京涮羊肉区别主要是主要食材,其他的菜品都可以通用。

二楼的大厅里,三张镶嵌着九宫格火锅的大桌子是临时从包间里挪出来的,要不然分开食之气氛有些不到位,大家一起谈话讨论也多有不便。

傍晚六七点的时候,强子宴请的人员已经就坐,还是吃涮羊肉那些老演员,不过这次少了龚长河的妇人赵淑芬教授,却多了他们的两个十来岁的孙子。

“这玩意跟涮羊肉看着区别大了去了,这红油汤水看着都热辣滚烫,让人直流口水。”

廖建国指着锅里沸腾的汤水说道。

“不过重庆老火锅又称为毛肚火锅或麻辣火锅,是中国传统饮食方式,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原料主要是牛毛肚、猪黄喉、鸭肠、牛血旺,羊血,粉类等,食材大多是上不了台面的动物杂碎,可能是因为内脏类异味较大,才整的这么麻辣吧?”

龚长河对似乎重庆火锅有不同的看法:“不过饮食习惯也是促成这种餐饮文化的根本,重庆气候潮湿,湿度大,多食辛辣类的食材有助于人体湿气排出,跟我们关中气候不同,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吃多了后门工作就不那么丝滑了。”

他的话让人群哄笑,廖国强咂吧着嘴:“到底是文化人,让咱说就是拉屎痛苦了!”

众人闲聊的时候,服务员已经将蘸料啥的准备好了,已经开始往桌子上摆放各种食材了。

猪黄喉、鸭肠鸭血、毛肚、红薯宽粉、豆花、肥牛、各种菌类不下三十种。

龚长河不禁赞叹:“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

廖建国接茬道:“嗯……可不是嘛,有道是食不厌精、厌细,据说周总理曾用中华美食将某国元首都给打动了!”

“这说的恐怕是基辛格吧,他当时是总统特使,可不是什么总统,据说国宴有道菜就是因为他才改名的‘基辛格鸡’,当然了,这都是民间野史,当不得真,具体怎么样的谁也不知道……”

众人正说着,强子和武娜娜也忙完了上楼。

“怎么不吃呢,都在这干看着?”

武娜娜问道。

“老板和老板娘都没来呢,我们怎么好动筷子?”

廖阿娇揶揄的说道。

“哈哈哈……别打岔了,赶快下菜煮肉了,大家都饿了吧?”

就在强子请一群贵人、老主顾试吃老北京涮羊肉、重庆老火锅的时候,知味阁蒙着红布的大牌子前,不时的有人经过,有些人还对着饭店里指指点点。

继续阅读

每逢这时,就会有火锅城的服务员热情的上前,给路过者递上火锅城的宣传卡片,并且熟练的介绍火锅城的经营项目,以及开业的优惠酬宾活动。

经过一周的试吃后,强子两口子对火锅城的前景十分看好,对饭店的生意充满了自信。

三月十六这天早上,知味火锅城正式开业,门口宾客送的花篮摆了一大片,噼啪的鞭炮更是响了半个小时才停下。

然后门口耍狮子的开始舞狮,这是张威特意给请的耍把式的,说是火锅城必须一炮而红。

然后就是宴请的四方宾客进店,乌泱泱的坐了三十多桌,一只吃到三四点才陆续离开。

开业的人气绝对是这条街前所未有的,包括绿林居当时的人气也难望其项背。

下午五点多的时候,开始有散客进店消费,老北京涮羊肉和重庆火锅在三月份这种天气吃绝对是正当时,因为夜幕降临时还有些寒气逼人,羊肉的燥热,重庆火锅的热辣都是对抗寒气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