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从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2 / 3)

,就当聊天玩了。

至于其他事情,如果不费劲的话,那他能帮就帮。

比如,就有一个邻居,想拜托他过完年后在滨城最好的儿科医院里,帮他家小孩子约一个专家,然后搞一个床位。

这种事情,陈远也愿意帮忙,当然,要实在办不了,那他也没办法。

而对于村委会的人,陈远就得另当别论了。

今天下午,村主任来他们家的时候,陈远大概能猜到他的来意是什么。

无非就是,希望他能出点钱,帮村里修桥补路、整点娱乐设施。

其实陈远还真愿意干这事儿,当然,这倒不是因为他真的想无私奉献。

主要是因为,他想借这个机会,跟村主任聊一聊,他家房子重新翻盖的事情。

陈远之前想过,等滨城那个大平层过户以后,他想让父母过去一起住。

但是,以他对自己父母的了解,在他们老的不能动之前,二老是不可能答应跟他们一起去滨城住的。

所以,陈远才想到,要把家里这个已经住了20多年的老房子,重新翻盖一下。

最好能盖一个二三层的小楼,这样他们一家四口回来的时候,住起来也更方便。

但是,他们东海省这边,很多农村是不允许村民盖二层及以上的楼房的,只允许盖一层的平房。

这一点,跟南方有很大的不同,南方甚至都有一户人家盖六七层楼高的房子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南方的农村在拆迁的时候,动不动就拆出个上亿身家的包租公来。

当然,东海这边的这个不允许,也不是法律规定的,而是如果你想盖的话,必须经过村里边同意,否则那就是违建。

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村里面都是不会同意的。

因为这里面涉及的事情很多,比如:影响邻居采光、安全性、影响拆迁.......等等之类的原因。

陈远家是在村东头的十字大街的位置,村里大概是不会同意在这么显眼的位置,让村民盖二三层的小楼的。

可是如果还是翻盖平房的话,陈远总觉得没啥意义。

所以,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那就是自己给村里捐点钱,修桥补路、建娱乐场所、买点娱乐设备啥的。

估计十来万就够了,也就是他一两天赚的。

然后让村委把他们家的宅基地,换到村子后头,这样村里应该就能同意他们家盖二三层的小楼了。

而换宅基地这件事情,从法律上来说是允许的,只要愿意放弃原来的宅基地,那就可以在村里申请新的宅基地。

“叔,你看我这想法咋样?”

院子里,陈远给村主任陈大伟点上一支华子,问道。

刚才,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陈大伟。

陈大伟今年刚满50岁,在村里开小卖部,这么多年一直在村里有任职。

今年终于选上了他梦寐以求的村主任,现在正希望能靠自己的能力,给村里办点事儿呢。

现在陈远愿意出钱,给村里搞搞建设,那他当然很愿意。

换宅基地这事儿,那就是走个流程的问题,根本不麻烦。

所以,想了一下,陈大伟直接回道:“远,这事儿倒是不麻烦,只不过就是,虽说我是村主任,但是也不能一言堂,你要是......”

“叔,你是想问我能出多少钱是吧?”陈远直接问道。

陈大伟讪笑一声,“怪不得你能发财呢,叔就是这个意思。”

陈远笑了笑,“叔,要不你说吧,我看我能不能出的起,能出得起我就出,出不起,那我也就不麻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