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位中年白人经验丰富、眼光敏锐,操着一口苞米茬子味儿英语,想必是来自外东北大家拿地区。 一行人反复商量,经过激烈的讨论,终于驳回小哼的意见。 “那个弯道区不行,螺线展宽三连弯,哪怕t11降速纠缠,仍然太容易被高手完成超车了,哼的实力和汪言有断档,我们不能赌。” “继续在t1t4延阻吧!” “目标调低一点,只要让对方不能舒服过弯即可。” “对的,哼正常走线过t3弯,极限水平就是92、93公里的样子,在这样的速度下,汪言想碰瓷都碰不上!” “嗯,一个弯道区耽误对方两三秒,之后靠3的性能保持纠缠,应该可以一直领先到t11。” “此处,要努力用最大速度过弯,别考虑压制。” “对!” “在t13被甩开一点也不要紧。<&nt3自重轻出350公斤,推重比远远优于918,100300公里加速性能要强出至少13。 在那条1100米直道上,可以追回大概15米距离。” “t14难度非常高,可能又要被拉开一段距离。” “问题不大,t16之后又是800米直路,只要抢先切进t1弯道……” “就可以再压制下一圈!” “好,就这么干!” 方方面面都算计到极限,精准而又充满针对性。 外行人根本意识不到,一场看似是玩闹的赛车里究竟蕴含着多少科学和智慧。 当一群精英开始正视汪言的实力,拿出的解决办法,简直就像是开荒推ss的攻略。 接下来的一切,看上去,好像完全是在按照他们的计划发展。 此刻已然是第二圈过半,汪言正在一路狂飙,继续拉高单圈记录。 小哼保持领先,在t16之后的直路上减速,掠过起跑线,沿着外线切进t1弯。 第三圈。 就在t1弯心,汪言终于追上小哼。 到弯心时,减速到92,外内外出弯。 如此的稳扎稳打,汪言没办法再碰瓷,只得降速跟随。 “成了!” 贵宾包房里,大家挥拳欢呼。 成了么? t4、t5,小哼凭借着更好的赛车性能,牢牢保持领先,终于抢先占上t6的外线切弯点。 帝都大少们再次欢呼。 “妥了!” “漂亮!” 与之相对的,初新等人则是大惊失色。 “加油啊,汪言!” 大少笑了:“别急。” 咦? 你居然还有闲心笑?! “专心点行不行?!切弯点都被人家连续抢到三回了啊!” 外行可能不清楚,那么宽的路,为什么会有“抢点”这种事发生。 其实很简单。 每一条弯道,都有一个最优的路线解。 在外线的某一个点上,转向内线行驶,一直到擦着内线边缘过弯,然后再次冲向赛道外线,在最边缘处控制住车辆…… 在这条路上,一切都是固定的。 谁抢到那个起始点,谁就可以用最优解过弯。 不用最优解会怎么样? 损失速度呗! 出弯以后人家还是比你快,继续吃灰。 其实,这就是一道几何题,求解一个圆环状图形里,最平滑的一条弧线。